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
年份 产品项目 |
1913年 |
1928年 |
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方案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最佳方案 |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追加数 |
实际完成数(1932年) |
煤(万吨) |
2910 |
3550 |
6800 |
7500 |
|
6440 |
石油(万吨) |
920 |
1160 |
1900 |
2200 |
|
2100 |
生铁(万吨) |
420 |
338 |
800 |
1000 |
1700 |
616 |
钢(万吨) |
420 |
430 |
930 |
1040 |
|
592 |
汽车(万台) |
|
0.07 |
|
10 |
20 |
2.93 |
拖拉机(万台) |
|
0.13 |
|
5.5 |
17 |
4.89 |
铁路(万千米) |
5.85 |
7.69 |
8.8 |
9 |
|
8.18 |
棉织品(亿米) |
25.82 |
26.78 |
57 |
62 |
|
26.94 |
说明:1928年,苏联公布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两个方案,即初步方案和最佳方案(也称最高方案)。1930年,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对五年计划的几项重要指标作了修改。“一五”计划原定1933年9月底完成。1932年底,苏联宣布提前完成。
回答:
(1)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两个方案和后来的实际完成情况看,哪个方案更符合实际?
(2)从图表可以看出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发展的情况如何?
(3)联共(布)十六大追加的产品指标完成情况怎样?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下列与此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该条约规定反映出()
A.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D.列强侵华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军事的落后 | 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
C.中国无世界知识 | 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 |
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该条款涉及()
A.割让香港岛 | B.领事裁判权 |
C.巡查贸易权 | D.关税协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