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大钊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此话反映李大钊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是

A.各有特色 B.扬中抑西 C.扬西抑中 D.无法相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A.

反对奴隶制度

B.

主张权利平等

C.

抨击贫富差别

D.

具有人文精神

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

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 "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 "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