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30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 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请完成: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
(3)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简要分析其成因。
(4)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
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列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 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材料二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伏尔泰(《礼俗论》
(3)根据材料,指出伏尔泰所叹言的“发现东方”是指什么事件?哲学家发现“新的精神”世界又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 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4)材料三中18世纪西方出现“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第四次机遇指什么?中国应如何对待这次机遇?并举例说明。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我不同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语录》
材料二: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指出材料分别体现了哪些进步思想?
(2)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有何进步意义?
(3)依据材料三,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卢梭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
——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
材料二: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岂不然哉?岂不然哉?
—— 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
材料三:女权运动,无论为求学运动,为竞业运动,为参政运动, ……归根结底一句:无论何种运动,都要多培实力,少作空谭。女权运动的真意义,是要女子有痛切的自觉,从知识能力上力争上游,务求与男子立于同等地位。这一着办得到,那么,竞业参政,都不成问题;办不到,任你搅得海沸尘飞,都是废话。 ——梁启超《人权与女权》
材料四:故治天下之大本二 :曰正人心,广人才。而二者之本,必自蒙养始。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妇学始。……是故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
——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
(1)材料一中梁启超提出了什么观点?据材料二、三、四回答他提出此观点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这一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影响。(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现代国学大师胡适先生在1926年写的文章《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中指出:东方的文明的最大特色是知足;西洋的近代文明的最大特色是不知足。知足的东方人自安于简陋的生活,故不求物质享受的提高;自安于愚昧,自安于“不识不知”,故不注意真理的发现与技艺器械的发明;自安于现成的环境与命运,故不想征服自然,只求乐天安命,不想改革制度,只图安分守己,不想革命,只做顺民。这样受物质环境的拘束与支配, 不能跳出来,不能运用人的心思智力来改造环境改良现状的文明,是懒惰不长进的民族的文明,是真正唯物的文明。这种文明只可以遏抑而决不能满足人类精神上的要求。
西方人大不然。他们说“不知足是神圣的”。(Divine Discontent)物质上的不知足产生了今日钢铁世界,蒸汽机世界,电力世界。理智上的不知足产生了今日的科学世界。社会政治制度上的不知足产生了今日的民权世界,自由政体,男女平权的社会,劳王神圣的喊声,社会主义的运动。神圣的不知足是一切革新一切进化的动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胡适先生对东西方文明的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或反对,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5分)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且屡有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这里把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称为“双元革命”……发生在1789~1848年间的这种伟大革命,不仅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大胜利;不仅仅是“现代经济”的胜利或“现代国家”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从那以后,这一变革波及了整个世界。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二: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13—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1913年 |
1928年 |
1932年① |
1937年 |
|||
世界 |
世界 |
世界 |
欧洲 |
世界 |
欧洲 |
|
工业生产总值 |
5 |
5 |
3 |
2 |
2 |
1 |
机器制造业 |
4 |
4 |
2 |
1 |
2 |
1 |
电力 |
15 |
10 |
7 |
4 |
3 |
2 |
煤炭 |
6 |
6 |
4 |
3 |
4 |
3 |
钢 |
5 |
5 |
5 |
4 |
3 |
2 |
注: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成规模比较。
——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
材料四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1)材料一认为“‘双元革命’不仅仅是‘现代经济’的胜利或‘现代国家’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利用科学和机械的”?又是如何去“组织近代民族国家”的?
(3)分析上表,指出1928年后苏联(俄国)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世界的排名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体现?各自成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