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一个时代的文化是这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文化则鲜明而完整地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历史事实。请简要说明明清文化是如何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的?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置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 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物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
日本人民业足已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一、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3)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选官制度,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问题:
(1)按示例填写表格。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材料二“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已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材料三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四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开办情况表(2006年9月)
地区 |
亚洲 |
欧洲 |
美洲 |
非洲 |
大洋洲 |
数量 |
31 |
41 |
27 |
6 |
3 |
截至2010年,国家汉办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派出教师3000余名,注册学员人数达30万。
A.材料一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三期思潮的出现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B.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具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什么思想内容?陈独秀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结合材料四,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英国个体商人资本不足,有限公司、联合的股份公司、为海外贸易提供担保与分散风险的保险业、筹集资本的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等迅速发展。民间从海洋贸易获得的财富,通过新兴的融资渠道与金融工具大规模流向工业部门,从而为工业准备了金融制度基础。由此导致英国本土各阶层利益占有格局的急剧变化,至1600年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不入不敷出,他们所构成的社会上层结构已接近解体的边缘。
——龙登高《为什么不是西班牙而是英国完成制度原创——兼及明清中国的讨论》
材料二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2)材料二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10分)
(3)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4分)
近日,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这一话题在各大网站论坛上引发热议,持续不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了近代全球化;第二阶段是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节选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国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或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它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发遍布世界各大洲。
材料三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从现在起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惟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材料四据新华网报道,中国领导人强调,“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之路,中国外交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维护和平。”
(1)葡萄牙、西班牙崛起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近代迅速崛起的原因?
(2)二战后到二十世纪50年代,美国为维持其世界大国地位,对外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上述大国兴衰的历史,对今天的中国走和平崛起的道路有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