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公元前 782 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
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反对君主制,实行法治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解释的是

A.孟子的仁政思想
B.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C.“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出自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

A.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
B.宋朝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
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
D.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主要体现
①鼓吹“天人感应”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③宣扬“君权神授”④强调“大一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