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 | D.巩固苏维埃政权 |
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歌词“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反映出共同的时代主题的歌词是( )
A.“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 |
B.“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 |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D.“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
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是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中国革命史上在此地区( )
A.首次实践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B.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 |
C.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
D.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
中共三大上,陈独秀和马林认为:全体共产党员、产业工人都应参加国民党,全力进行国民革命;凡是国民革命的工作,都应参加国民党组织进行革命,即所谓“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国民革命的力量。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接受共产国际的统一领导 | B.能够深刻地认识中国国情 |
C.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 D.高估了无产阶级力量 |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必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约法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 )
A.效法美国 | B.效法法国 |
C.维护总统的权力 | D.约束总统的权力 |
1911年8月10日,中国“海圻”号巡洋舰抵达纽约。1912年5月回到上海后“海圻”号应升起的国旗应该是( )
A.大清王朝的龙旗 | B.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
C.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 | D.新中国的五星红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