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里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 ( )
| A.俄国二月革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B.俄国十月革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 C.采用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苏俄的经济 | D.苏联采用苏联模式实现现代化 |
《人民日报》某年的元旦社论以“乘风破浪”为标题,提出“鼓足革命干劲,迎接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口号,同时还附有《十五年赶上英国》的图表。据此判断,该份日报最有可能出版于( )
| A.1956年 | B.1958年 | C.1966年 | D.1978年 |
下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
|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
| 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
| 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 |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
下面是中国某部门编制的1953—1958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示意图。以下对这张示意图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①新中国工业建设突飞猛进
②新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年工业增长率相差10倍以上
④工业增长与经济政策关系密切
| A.①②③ |
| B.②③④ |
| C.③④ |
| D.①③④ |
1955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分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 B.经济中的“左”倾错误已经抬头 |
|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 |
| D.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
19世纪上半叶,法国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后,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步确立,人权思想深入人心,尊重个性、强调自我、注重个人情感成为新的时代风尚,进而产生的是强调主观情感、追求个性表现的浪漫主义艺术。下列理解和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是雪莱、德拉克洛瓦、塞尚 |
| B.偏重向外,朝对象感性世界挖掘 |
| C.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 |
| D.偏重客观、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