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梁启超先生1901年在其《中国史叙论》中,把中国史分成三个阶段,或者叫三个中国,即“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这反映出梁启超

A.以中国中心史观反对欧洲中心史观
B.不赞同把中国史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
C.是以全球史观研究中国史的第一人
D.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建构中国通史框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又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人类社会的发展促使组织机构不断建立,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对世界的影响更加突出。1944年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1945年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关于所建国际经济组织的分析正确的有()
①利于克服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的混乱状态 ②利于推动和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③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④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西方文明史》谈到:“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被人所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对此解释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十八世纪科学的进步 B.反映了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生
C.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都是可认识的 D.启蒙思想家崇尚科学和理性

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大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点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先进文明征服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印度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据《中国教育报》载:“六五”(1981---1985)计划期间,我国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先后派出的留学人员达30500余人。与此相关的热门话题创作的《世界大串联》《出国热潮面面观》《出国出国》等报告文学相继问世。在大小外文书店,《新英汉词典》《新概念英语》《生活日语》等等格外好售。这主要反映出()

A.复关谈判推动中国人积极学习外语 B.改革开放使国人日益渴望了解世界
C.改革开放后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D.中国的教育体制开始与世界相接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