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大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点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先进文明征服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印度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中,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雅典的民主,只是城邦内部公民的民主
B.轮番而治与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C.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D.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

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专家)在某著作的序言中写道:“在这种政权结构中,各级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就是这部大机器上的无数小螺丝钉;而最高的君主,便是这部巨大机器的总操纵者。……官僚们永远只能是君主的工具,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对上述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一政权机构”是指古代中国的官僚机构
B.“这部大机器”是指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著作研究的突破口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D.著作有可能从官僚政治的工具性彻底否定官僚政治的历史作用

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这反映出明末内阁

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是

A.“家国同构”理想的表现 B.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
C.“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 D.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

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事件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