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大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点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
|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
| C.先进文明征服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 D.印度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
古罗马哲学家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拥有同英国相等的制海权是通过( )
| A.《凡尔赛和约》 | B.《四国条约》 |
| C.《五国条约》 | D.《九国公约》 |
美国总统威尔逊将国联盟约称作“兄弟和友爱的宪章”。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苏俄及德、奥被吸收为国联会员国
②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
③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④规定对战败国的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
| A.①② | B.②③ |
| C.①③ | D.②④ |
1920年1月10日,美国总统威尔逊主持了国联的成立大会,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并没有加入国联。美国没有加入国联的原因不包括( )
| A.凡尔赛体系没有在最大限度上符合美国利益 |
| B.美国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 |
| C.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
| D.国际联盟在当时未能发挥任何作用 |
在《凡尔赛和约》即将签署之时,德国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理谢尔曼说过这样的话:“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该言论反映了( )
①战败国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 ②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 ③德国已经弥漫复仇主义情绪 ④德国欣然接受《凡尔赛和约》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凡尔赛体系下,中东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
| A.巴尔干地区成立民族国家 |
| B.奥斯曼帝国瓦解 |
| C.德国丧失了海外殖民地 |
| D.奥匈帝国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