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流传着一句民谚:“我的破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下列人物的思想中能体现这一民谚精髓的是 ( )
A.霍布斯 | B.康德 | C.洛克 | D.伏尔泰 |
一位学者主张:「以六经、孔、孟之旨,还之六经、孔、孟」。关于这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法何者较为适当?
A.这是汉代今文经学,主张以微言大义,诠释原始儒学的精义 |
B.这是唐人编纂五经正义的宗旨,以恢复两汉以来的经学传统 |
C.这是宋明时期的理学,主张直指本心,振兴原始儒学的精神 |
D.这是清代经学考据,主张通过经典考据,还原原始儒学真相 |
一位思想家指责世人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而就没有了是非;又认为人心是自私的,人若不自私,岂不就是无心了吗?这位思想家最可能属于那一个学派?
A.朱熹学派 | B.东林学派 | C.阳明学派 | D.公羊学派 |
隋代的府兵虽承自北周,但两代的府兵制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的差异在
A.北周的府兵由军人自相统率,不编户籍,隋的府兵则悉属州县、兵民合一 |
B.北周府兵皆为胡人,隋的府兵皆为汉人 |
C.北周的府兵只管戍边,隋的府兵只戍卫京师 |
D.北周的府兵将卒皆世袭,隋的府兵则皆不世袭 |
E.北周的府兵仍从事农耕,隋的府兵则否
宋代各级地方长官,其产生的方式
A.皆为朝臣兼领,非正官 |
B.皆非差遣之官 |
C.皆由皇帝亲自策问后派任,此后不再兼朝臣 |
D.皆兼都督或将军衔号,故宋代地方政制,军民不分 |
E.皆权大位重,足以抗命中央
有位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请问“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的,最可能是那一家的想法?
A.墨家 | B.纵横家 | C.法家 | D.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