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岑文本传
岑文本字景仁,南阳棘阳人。性沉敏,有姿仪,博考经史,多所贯综,美谈论,善属文。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遇太宗行藉田之礼,文本上《藉田颂》。及元日临轩宴百僚,文本复上《三元颂》,其辞甚美。文本才名既著,李靖复称荐之,于是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文本自以出自书生,每怀撝挹。平生故人,虽微贱必与之抗礼。
居处卑陋,室无茵褥帷帐之饰。事母以孝闻,抚弟侄恩义甚笃。太宗每言其“弘厚忠谨,吾亲之信之”。是时,新立晋王为皇太子,名士多兼领宫官,太宗欲令文本兼摄。文本再拜曰:“臣以庸才,久逾涯分,守此一职,犹惧满盈,岂宜更忝春坊,以速时谤?臣请一心以侍陛下,不愿更希东宫恩泽。”太宗乃止,仍令五日一参东宫,皇太子执宾友之礼,与之答拜,其见待如此。俄拜中书令,归家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文本曰:“非勋非旧,滥荷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亲宾有来庆贺,辄曰:“今受吊,不受贺也。”又有劝其营产业者,文本叹曰:“南方一布衣,徒步入关,畴昔之望,不过秘书郎、一县令耳。而无汗马之劳,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斯亦极矣。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何得更言产业乎?”言者叹息而退。
及将伐辽,几所筹度,一皆委之,文本受委既深,神情顿竭。言辞举措,颇异平常。太宗见而忧之,谓左右曰:“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返。”及至幽州,遇暴疾,太宗亲自临视,抚之流涕。寻卒,年五十一。赠侍中、广州都督,谥曰宪,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有集六十卷行于世。
(节选自《旧唐书·岑文本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观之年,除秘书郎 除:授职
B.抚弟侄恩义甚笃 笃:深厚
C.岂宜更添春坊,以速时谤 速:加速
D.不愿更希东宫恩泽 希:希求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虽微贱必与之抗礼 事母以孝闻,抚弟侄恩义甚笃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 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 D
畴昔之望,不过秘书郎 归家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岑文本“谦虚”和“忠谨”的一组是( )
A
遇太宗行藉田之礼,文本上《藉田颂》
于是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
B
平生故人,虽微贱必与之抗礼
非勋非旧,滥荷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
C
居处卑陋,室无茵褥帷帐之饰
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何得更言产业乎
D
南方一布衣,徒步入关,畴昔之望,不过秘书郎、一县令尔
太宗亲自临视,抚之流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岑文本性格沉稳文静,容貌气质好,学识广博,能融会贯通,谈吐很
好,善于写文章。
B.岑文本为人廉洁、节俭,所居之处低矮简陋,室内连褥垫、帐幔之类
的装饰也没有。
C.岑文本为人谨慎,但有时又近乎胆小,太宗让他兼任东宫属官,他因
害怕惹祸而推辞。
D.岑文本因为富有才干,又加上他孝谨仁厚,对皇室忠诚尽职,所以深
得唐太宗信任。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宗乃止,仍令五日一参东宫,皇太子执宾友之礼,与之答拜,其见待如此。
②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何得更言产业乎?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划8处)
古 之 学 者 为 己 今 之 学 者 为 人 君 子 之 学 也 以 美 其 身 小 人 之 学 也 以 为 禽 犊 故 不 问 而 告 谓 之 傲① 问 一 而 告 二 谓 之 囋② 傲,非也;囋,非也。(《荀子·劝学》)
【注】①傲:浮躁。②囋:形容言语繁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末见知待。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往依焉。先主定益州,芝为郫邸阁督。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迁广汉太守。所在清严有治绩,入为尚书。
先主薨于永安。先是,吴王孙权请和,先主累遣宋玮、费祎等与相报答。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芝见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亮答之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修好于权。
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报聘于蜀。
蜀复令芝重往,权谓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①鼓,则战争方始耳。”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及亮北住汉中,以芝为中监军、杨武将军。
亮卒,迁前军师、前将军,领兖州刺史,封阳武亭侯。顷之,为督江州。权数与芝相闻,馈遗优渥。芝为将军二十馀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身之衣食资仰于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馀财。
(《三国志·蜀志》)(有删改)
【注】①枹:鼓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主累遣宋玮、费祎等与相报答累:多次、屡次 |
B.擢为郫令,迁广汉太守擢:提拔,提升 |
C.汉末入蜀,末见知待见:接见 |
D.权数与芝相闻,馈遗优渥优渥:优厚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往依焉②且焉置土石 |
B.①乃遣芝修好于权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
C.①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D.①权乃见之,语芝曰②见犯乃死,重负国 |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
(2)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第Ⅰ卷文言文中,邓芝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劝说孙权与蜀国“和亲”?请简要概括作答。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奉璧奏秦王奏:进献 |
B.相如因持璧却立却:后退 |
C.负其强负:倚仗 |
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逆:迎合 |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拜送书于庭”相同的一句是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B.何功之有哉 |
C.其制稍异于前 | D.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胤,字承胤,东莱掖人,汉齐悼惠王肥之后也。美姿容,善自任遇,交结时豪,名著海岱间,士咸慕之。举贤良,辟司空掾,并不就。且天下大乱,携母欲避地辽东,路经幽州,刺史王浚留胤,表为渤海太守。浚败,转依冀州刺史邵续。续徒众寡弱,谋降于石勒。胤言于续曰:“夫田单、包胥,齐楚之小吏耳,犹能存已灭之邦,全丧败之国。今将军杖精锐之众,居全胜之城,如何坠将登之功于一篑,委忠信之人于豺狼乎!况夷戎丑类,屯结无赖,虽有犬羊之盛,终有庖宰之患,而欲托根结援,无乃殆哉!”续曰:“若如君言,计将安出?”胤曰:“琅邪王以圣德钦明,创基江左,中兴之隆可企踵而待。今为将军计者,莫若抗大顺以激义士之心,奉忠正以厉军人之志。夫机事在密,时至难违,存亡废兴,在此举矣。”续从之,乃杀异议者数人,遣使江南,朝廷嘉之。胤仍求自行,续厚遣之。
既至,元帝命为丞相参军,累迁尚书吏部郎。胤闻石季龙攻厌次,言于元帝曰:“北方镇皆没,惟余邵续而已。如使君为季龙所制,孤义士之心,阻归本之路。愚谓宜存救援。”元帝将遣救之,会续已没而止。王敦素与胤交,甚钦贵之,请为右司马。胤知敦有不臣心,枕疾不视事,以是忤敦意,出为豫章太守,辞以脚疾,诏就家授印绶。郡人莫鸿,南土豪族,因乱,杀本县令,横恣无道,百姓患之。胤至,诛鸿及诸豪右,界内肃然。咸和初,为平南军司,加散骑常侍。苏峻作乱,温峤率众而下,留胤等守溢口。事平,以勋赐爵丰城子。俄而代峤为平南将军、都督江州诸军事、领江州刺史、假节。
胤位任转高,矜豪日甚,纵酒耽乐,不恤政事,大殖财货,商贩百万。初,胤之代峤也,远近皆为谓非选。陶侃、郗鉴咸云胤非方伯才,朝廷不从。
是时朝廷空罄,百官无禄,惟资江州运漕。而胤商旅继路,以私废公。有司奏免胤官。书始下,而胤为郭默所害,年四十九。
(选自《晋书》,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乃殆哉殆:危险 |
B.中兴之隆可企踵而待企:踮起 |
C.以是忤敦意忤:违背 |
D.领江州刺史、假节领:率领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胤是皇家后裔,是当地的名士,有较高的志向,被朝廷征召为司马掾,他都不肯前去就职。 |
B.由于兵少势小,邵续想要投降石勒,刘胤为他分析形势并提出投降朝廷的意见,得到邵续的认可。 |
C.由于发现王敦有叛逆之心,刘胤装病不去任职右司马,因此忤逆了王敦,被调出朝廷去担任豫章太守。 |
D.代替温峤为平南将军后,刘胤的傲气也一天天厉害起来,以私废公不顾朝廷,甚至报复曾经反对他的人。 |
把上面文言文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2)如何坠将登之功于一篑,委忠信之人于豺狼乎!
(3)是时朝廷空罄,百官无禄,惟资江州运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汝明,字舜文,世为庐陵人,徙居真州。汝明少嗜学,刻意属文,下笔辄千百言。入太学,有声一时。国子司业黄隐将以子妻之,汝明约无饰华侈,协力承亲欢,然后受室。登进士第,历卫真、江阴、宜黄、华阴四县主簿,杭州司理参军,亳州鹿邑丞。母病疽,更数医不效,汝明刺血调药,傅之而愈。江阴尉贫且病,市物不时予直,部使者欲绳以法。汝明为鬻橐中装,代偿之。华阴修岳庙,费钜财窘,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他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则毁而惩其人。滞州县二十年,未尝出一语干进,故无荐者。大观中,或言其名,召置学制局,预考贡士,去取皆有题品。值不悦者诬以背王氏学,诏究其事,得所谓《去取录》,徽宗览之日:“考校尽心,宁复有此?”特改宣教郎。耀监察御史。尝摄殿中侍御史,即日具疏劾政府市恩招权,以蔡京为首。帝奖其介直。京颇惮之,徙司门员外郎,犹虞其复用,力排之,出通判宁化军。地界辽,文移数往来,汝明名触其讳,辽以檄暴于朝。安抚使问故,众欲委罪于吏,汝明曰:“诡辞欺君,吾不为也。”田法行,受牒按境内。时主者多不亲行,汝明使四隅日具官吏所至,而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以敌吏不得通贿谢。晚知岳州,属邑得古编钟,求上献。汝明曰:“天子命我以千里,惧不能仰承德意,敢越职以幸赏乎?”汝明事亲孝,执丧,水浆不入口三日,日饭脱粟,饮水,无醯盐草木之滋。浸病羸,行辄踣。汝明学精微,研象数,贯穿经史百家,所著书不蹈袭前人语,有《易索书》《张子卮言》《大究经》传于世。
(节选自《宋史·张汝明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太学,有声一时声:声望。 |
B.更数医不效效:见效。 |
C.犹虞其复用虞:担忧。 |
D.田法行,受牒按境内按:根据。 |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张汝明尽职尽责的一组是()
①为鬻橐中装,代偿之②未尝出一语干进
③预考贡士,去取皆有题品④具疏劾政府市恩招权
⑤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⑥惧不能仰承德意,敢越职以幸赏乎
A.①②③ | B.①④⑥ | C.②⑤⑥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汝明勤奋好学,学问精深。写文章时常能下笔千言,对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书立说有自己独到的思想,有很多文章流传后世。 |
B.张汝明为人正直,不惧权贵。代理殿中侍御史当天,就弹劾以蔡京为首的卖恩揽权行为,最终受到蔡京排挤,出任宁化军通判。 |
C.张汝明为官清廉。主政岳州时,属地有人请求把得到的古代编钟献给他,他断然拒绝,认为自己应该恪守职分对得起皇上的恩德。 |
D.张汝明非常孝顺。母亲生了毒疮,他用自己的血亲自调药,治好了母亲的病。为亲人服丧时,三天不吃不喝,后来也仅吃点糙米。 |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江阴尉贫且病,市物不时予直,部使者欲绳以法。
(2)安抚使问故,众欲委罪于吏,汝明曰:“诡辞欺君,吾不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