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佶,字仲雅,本燕人,后徙华州渭南.初名志言,后改焉。父舫,殿中少监.佶少有志节,始用荫补殿前承旨,以习儒业,献文求试换国子监丞。曹州民有被诬杀人者,诏往按之,发奸伏,冤人得雪。
至道中,通判陕州,再部送刍粮赴灵武,就改国子博士。咸平初,擢为陕西转运副使,赐绯鱼。至延安,遇夏人入寇,亲督兵击败之。三年,徙西川转运副使。时诏讨王均,以馈饷之劳,迁虞部员外郎.贼平,分川峡为四路,以佶为利州路转运使.有荐其武干者,召还,授如京使、泾原钤辖兼知镇戎军。徙麟府路钤辖,夏人来寇,佶率兵与战,亲射杀酋帅,俘获甚众,
余党遁去。诏书褒之,赐锦袍、金带。景德中,徙益州钤辖,加宜州刺史,迁文恩使。信御军抚民,甚有威惠,蜀人久犹怀之。
大中祥符四年,会秦州李浚暴卒,上语近臣曰:“天水边要,宜速得人。”马知节称佶可任,上然之,遂改左骐骥使,就命知秦州.至州,置四门砦,开拓疆境,边部颇怨.又临渭置采木场,戎人不之争,移帐而去。佶不甚存抚,亦不奏加赉赐,边人追悔,引众劫掠,佶深入掩击,败走之.议者又欲加恩宗哥、立遵等族,以扼平夏,佶请拒绝之,事具《吐蕃传》.朝廷始务宁边,以佶轻信易事,徙宁路钤辖。
论曰:自古盛德之世,未尝无边圉之患,要在得果毅之臣以捍御之。契丹入寇,审玉、继宣,拔陷将于重围之中,固有余勇,佶、煦宣力西南,勤干威惠,亦皆可取。济、旦以孤城捍强寇,。援绝战死,一代死事之表表者,其可泯诸?
(节选自《宋史·张估传")
9下列各旬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徙华州渭南       徙:调动(官职)。
B.再部送刍粮赴灵武   部:率领。
C.估不甚存扰   存:抚恤。
D.以扼平夏     扼:控制。
10.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馈饷之劳,迂虞部员外郎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自古盛德之世,未尝无边圉之患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拔陷将于重围之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代死事之表表者,其盯泯诺   吾其还也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估有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始用荫补殿前承旨,以习儒业,献文求试,换国子监丞
②至延安,遇夏人入寇,求督兵击败之
③有荐其武干者,召还,授如京使、泾原钤辖兼知镇戎军
④徙麟府路钤辖,夏人来寇,佶率兵与战,亲射杀酋帅,俘获甚众,余党遁去
⑤至州,置四门砦,开拓疆境,边部颇怨
⑥议者又欲加恩宗哥、泣遵等族,以扼平夏,佶漪拒绝之
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
1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张佶年少时就有志向,开始由于父祖有功而做了殿前承旨,他通晓儒家学说,向朗廷献
上文章求试,结果换任国子监丞的官职。
B.至道年间,任陕州通判,正好遇到夏人来侵犯边境,他率军队击败敌人;后来奉诏讨伐
王均,督运军需有功而升任虞部员外郎。
c.王均叛乱被平定后,张估做了利州路转运使。后来任麟府路钤辖,他率兵迎击来犯之敌,
大获全胜,受到皇帝褒奖和赏赐。
I).秦州李浚暴死,马知节推荐张佶前去赴任,于是皇帝任命他为左骐骥使,兼任秦州知府。到任后,设寨开拓疆境,边境的部族都非常怨恨。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曹州民有被诬杀人者,诏往按之,发奸伏,冤人得雪。(4分)
(2)佶御军抚民,甚有威惠,蜀人久犹怀之。(3分)
(3)又临渭置采木场,戎人不之争,移帐而去。(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周昌者,沛人也。秦时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周昌自卒史从沛公,沛公以周昌为职志。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昌为中尉。尝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封昌为汾阴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昌尝燕时入奏事,高祖方拥戚姬,昌还走。高祖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万岁之后不全也。赵尧侍高祖,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徙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昌。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节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君,太子几废微:软弱的
B.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郤:不和睦
C.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全:保全
D.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置:安排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C.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 /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D.周昌因谢病不朝见。/ 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昌为人耿直,敢于直谏,终使高祖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打算。
B.汉高祖刘邦是一个不拘小节、以社稷为重、处处为国着想的君王。
C.周昌坚决反对立赵王为太子,高祖死后,他却极力维护赵王安全。
D.赵王如意被吕后执意召至长安,饮药而死,吕后消除了心头之患。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  “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走:走到
B.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免:同“娩”,分娩,生小孩
C.夫人置儿绔中,祝曰祝:祷告
D.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脱:脱离,摆脱

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例句: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

A.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B.而君幸于赵王
C.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D.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选出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四十八年,秦复定上党郡。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 武安 君禽马服子乎?”曰:“然。”又曰:“即围邯郸乎?”曰:“然。”“赵亡则秦王王矣, 武安 君为三公。 武安 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 武安 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 武安 君功也。”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 武安 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 时武安 君病,不任行。病愈,秦王欲使 武安 君代陵将。 武安 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 武安 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秦王使王龁代陵将,不能拔。楚使春 申 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 武安 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 武安 君, 武安 君遂称病笃。于是免 武安 君为士伍,迁之阴密。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武安 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起迁为武安君迁:升迁 B.且诸侯救日至且:而且;况且
C.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怨:埋怨 D.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乃:于是

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现白起“善用兵”的一组是
①白起攻魏,虏三晋将②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
③今赵亡,秦王王,则 武安 君必为三公④ 武安 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⑤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⑥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昭王四十八年,秦军再次平定上党郡。苏代凭借巧妙的外交辞令说服了秦国丞相应侯,解除了韩、赵两国灭亡的危机。
B.秦王派王龁率部队攻打邯郸没能攻下来,打算让武安君赴任,武安君不肯;于是再派应侯去请他,武安君就称病情严重不肯赴任。
C.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刻画了白起杰出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其嗜杀成性的性格缺陷,体现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D.居功自恃,不能正确处理与应侯的矛盾,不能顺从秦昭王是导致白起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文本流露出作者对白起悲剧结局的深沉慨叹和惋惜之情。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译文:
(2)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
译文:
(3)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度:估计
B.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望:欲望
C.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靡:退下
D.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竟酒:最后敬酒

选出不含活用词语的一句

A.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B.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C.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D.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选出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



A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戒五日




B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D

秦王怒,不许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选出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A.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B.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C.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D.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冯唐者,其大父 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
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闲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毵,杀北地都尉印。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史记·冯唐列传》
[注]①大父:祖父。②尚食监:官名。③朝毵(sān):地名。④阃(kǔn):国门。⑤尺籍伍符:军中条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善:与……交好
B.良久,召唐让曰让:谦让
C.委任而责成功责:要求
D.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坐:因犯下……罪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① 冯唐以孝著② 以大中臣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
B.① 乃复问唐曰②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C.①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② 虽累百世,垢弥甚也 .
D.① 委任而责成功② 蟹六跪而二螯 .

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冯唐敢于进谏的一项是
①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②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③鄙人不知忌讳。
④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
⑤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⑥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

A.②④⑤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①②⑤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唐向文帝介绍、评价了李齐、李牧、廉颇、魏尚等大将,并告诉文帝,前人遣将的经验是,国内大事由君王来控制,边关赏赐之事由将军来主断,朝廷吕从中干扰。
B.魏尚把军中交易市场获得的税收全部拿来犒赏将士,他也出于私心聚敛钱财,每五天杀一头牛大宴宾客。加上后来他又虚报战功,因此被削去爵位,判了刑。
C.冯唐告诉文帝,边关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不知道“尺籍”“伍符”这些军中法令,而且他们整天奋力作战,不要因为他们在向衙门报功时,有些不符实情,就重罚他们。
D.当文帝在冯唐面前慨叹当朝没有像廉颇、李牧那样的良将时,冯唐直言冒犯龙颜,文帝并未加罪冯唐;在国事紧急时,他又听取冯唐的意见,改正错误。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译文:
(2)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译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