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虞延少为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扞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建武初,除细阳令。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功曹。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节。延谏曰:“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宗不悦,延即辞退。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迁洛阳令。是时阴氏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阴氏屡请,获一书辄加篣二百,信阳侯阴就乃诉帝,谮延多所冤枉。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成乃回欲趋东,延前执之,谓曰:“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权势),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成大呼称枉,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之。帝知延不私,谓成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于是外戚敛手,莫敢法。
永平初,有新野功曹邓衍,以外戚小侯每豫朝会,而容姿趋步有出于众,显宗目之,顾左右曰:“朕之仪貌,岂若此人!”特赐舆马衣服。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帝既异之乃诏衍令自称南阳功曹诣阙既到拜郎中迁玄武司马衍在职不服父丧帝闻之乃叹曰知人则哲惟帝难之信哉斯言衍惭而退由是以延为明                               (《后汉书》)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守富宗闻延名,召功曹         署:任命
B.车服器物,多不节             中:符合
C.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之         置:处置
D.于是外戚敛手,莫敢法           干:触犯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延率吏卒突入家捕之              赖全者甚众
B.约失之者鲜矣                    外戚小侯每豫朝会
C.信阳侯阴就诉帝                  帝临御道之馆
D.衍惭退由是以延为明              容姿趋步有出于众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虞延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一组是( )
①魏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 ②婴甲胄,拥卫亲族,扦御钞盗 ③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 ④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 ⑤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 ⑥衍惭而退,由是以延为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莽时期,年轻的虞延虽官职低微,却敢于抓捕放纵为乱的贵戚门客,因此得罪了贵戚,官职老不得升迁。
B.建武初年,虞延被免去细阳县令返回乡里。太守富宗听闻虞延的名声,于是把他请到郡府,负责功曹一职。
C.阴氏门客马成,依仗权势,为非作歹,虞延不畏权贵诬告,秉公执法,处置了马成,使作恶的贵戚有所收敛。
D.邓衍因仪表出众,受到皇帝的赏识,召入朝中任职,但虞延认为邓衍品行不好,因此对邓衍并不以礼相待。
9.断句与翻译。
(1)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最后一段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帝 既 异之 乃 诏 衍 令 自 称 南 阳 功 曹 诣 阙 既 到 拜 郎 中 迁 玄 武 司 马 衍 在 职 不 服 父 丧 帝 闻 之 乃 叹 曰 知 人 则 哲 惟 帝 难 之 信 哉 斯 言 衍 惭 而 退 由 是 以 延 为 明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
                                                                            
                                                                            
②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马迁《自序》传后,历写诸篇,各叙其意。既而班固变为诗体号之曰述范晔改彼述名呼之以赞寻赞为例篇有一章事多者则约之使少理寡者则张之令大名实多爽详略不同且欲观人之善恶史之褒贬,盖无假于此也。
(取材于刘知几《史通·内篇·论赞》)

阅读王勃《滕王阁序》(节选),完成小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崇阿;临帝子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属三秋三秋:季秋,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B.彻区明彩:日光
C.识盈虚之有数:计算
D.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20岁,古人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
B.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排箫的音响引来徐徐清风,悲伤的歌声让白云停止飘动
C.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也为时不晚
D.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时维”、“披绣闼”两段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细致入微地描写滕王阁的秀丽景色,笔势收放自如,开合有度,景物混成,恍若画中。
B.“遥襟”段先描写欢乐畅快的宴会场面,接着表达自己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并委婉表达对“圣主”“明时”的不满,情绪传为悲愤。
C.“嗟乎”段依然抒发感慨之情。作者没有一味低沉感伤,而是借助历史典故传达出一种处卑位而思有位的情怀和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D.“勃,三尺微命”段表明自己目前的处境、心中的志向、此行的目的,并表达了结识名士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主人知遇之恩的荣幸之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是写景名句,请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文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率军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宫,命宫臣掷倒,及善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美。”太子谢之。高宗闻,赐绢百匹。除右千牛卫将军,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病免。召为卫尉卿。垂拱中,历司属卿。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拜春官尚书。出为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加光禄大夫,以老病致仕。
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曰:“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所宜,后悦曰:“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曰:“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后纳之。庐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为皇太子,又请出外朝,以安群臣。
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无人臣礼,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检校阁中。”遂乞骸骨,犹不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贞,陪葬乾陵.。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累左武卫将军迁:贬职
B.太子之谢:道歉,谢罪
C.临事不可,夺:改变
D.时二张宠怙:依仗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及善有大臣节的一组()
①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②臣苟奉令,非羽翼之美
③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④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
⑤ 庐陵王之还,密赞其谋⑥及善数裁抑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及善因为父亲为国捐躯的军功被授予朝散大夫,并袭邢国公爵。
B.皇太子李弘提拔王及善做了左奉裕率。后来高宗又提升他任三品要员,特许他佩带大横刀在身边侍卫。
C.王及善认为来俊臣胡作非为,滥杀无辜,是祸乱的元凶,必须予以严惩。武后采纳了他的建议。
D.二张由于受武后厚宠,在侍宴时全然没有做臣子的礼节,王及善多次指责他们,武后很生气,便罢了他的职。

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
(2)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舟人传
(清)张光纬
舟人不知何姓名,亦未悉其里居,及其所操何业。偶遇舟,遂以舟人名。吾郡陈泰岩者,文士也,遣仆买舟,收债远乡。携其侄与仆抵舟,见舟人髯如戟,目如炬,风仪伟甚,裸而刺船。泰岩心之。至舟中,复见一十六七女郎,依约闺中之秀。泰岩又窃窃然疑之。既放舟,棹如飞,顷刻至岸。岸旁有牛三头,蹲水中,妨舟泊。舟人招牧者牵之起,二牛起,其一犹浮沉水滨,格格不就牵。舟人乃探手掇牛后肘,掷岸上。岸上聚观,无不辟易,泰岩愈疑。
收债毕,泰岩持金数十归舟。语舟人曰:“日且西,盍止诸?”舟人曰:“毋恐。虽数百万缗,行数万里,可不辱命,何虑此琐琐也。”泰岩不能强,姑听之。至中流,落日衔山,微风拂波,舟人忽舣舟就岸。泰岩恐甚,询泊故。舟人曰:“风雨至矣。”稍顷,天半霹雳,水立云飞,舟依巨柳而荫。雨止,复行,卒无恙。
未抵郡数里,泰岩复语舟人曰:“前村隐隐,帘出树杪,可沽酒乎?”舟人曰:“诺。”提壶去。泰岩询船尾女郎曰:“子何为?子何自从彼髯者行乎?吾恐彼髯非良人,且彼髯复何为?子心知之,试语余。”女郎掩涕曰:“不然,妾亦宦之息。向从父母行三泖间,夜遇强盗,杀父母投之湖,掳资财及妾行。忽见此髯从暗中跃入舟,手刃群盗数十人,复携妾去,妾涕泣请死。彼髯者曰:‘今子父母既死,茕茕何依。幸子仇既歼,吾当徐访子亲属,送子归,纵无所归,吾更当觅倩嫁子。吾义勿污子,效彼群盗为也。’妾故忍死留此。”言讫,泪如雨下。泰岩又曰:“舟甚窄,奈起居何?且彼髯终何为?”女郎曰:“自妾来,彼髯恒卧篷橹间,虽风雨无所苦。舣舟亦无定踪,所往来不一人。谈者,妾皆不解,每痛饮辄去。夜必登高陵星斗,还舟恒猝猝不乐,亦未知甚何为。”
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岩乃稔为异人,长揖请罪。因煮酒扶坐,相语甚欢。舟人乃曰:“萍踪相遇,愿赠以言。天下大乱,各自,余亦从此去。”讯之姓氏里居,舟人曰:“四海紊紊,安用此乎?”竟勿言。至郡,慷慨分手,后卒不遇。
(选自《息庐剩稿》,有删节)
注:①刺船:用篙称船。②三泖:湖名。③倩:古代男子的美称。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格格不就:监牢
B.水立云飞,舟依柳而:树荫
C.妾亦宦之獉也:奴隶
D.舟人曰:“四海紊紊,安用此乎?”勿言:终究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舟人义行的一组是()
①虽数百万缗,行数万里,可不辱命 ②手刃群盗数十人,复携妾去
③见舟人髯如戟,目如炬,风仪伟甚 ④舟人乃探手掇牛后肘,掷岸上
⑤彼髯恒卧篷橹间,虽风雨无所苦 ⑥夜必登高陵星斗,还舟恒猝猝不乐

A.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陈泰岩叫仆人雇了一条小船去收债,见到舟人相貌,觉得舟人与众不同,见到船上有年轻 女子,感觉有些疑惑,舟人掷牛上岸,更加重了他的疑虑。
B.女子一家人出行,途中遭遇强盗,父母被杀,钱财被抢,强盗中有个人从黑暗中跃入舟中 杀死了同伙,劫走了女子,这个人就是舟人。
C.舟人劫走女子后,就让女子生活在船上,他用帮女子找家人为借口稳住女子,实际上是想 找个人家把女子卖掉。
D.文章欲抑先扬,通过写陈泰岩对舟人由疑虑到害怕再到敬为异人,塑造出舟人本领高强、 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的形象。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语舟人曰:“日且西,盍止诸?”
(2)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呜呼!予之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节选自《指南录后序》)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予之于死者及:碰到、濒临
B.大酋当死诋:辱骂
C.真州之城门外逐:追逐
D.海安、如皋道:经过、取道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意北亦尚可口舌动也 / 然而隐忍
B.而幸生何为 / 死生,昼夜事
C.将请罪君 / 缙绅、大夫、士萃左丞相府
D.死而死矣,境界危恶/ 惜其用武不终也

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的几项是
例句: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①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②将请罪于君③死生,昼夜事也
④激于义而死焉者也⑤恐年岁之不吾与⑥洎牧以谗诛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下列对选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作者痛定思痛,借回顾九死一生的经历,抒发精忠报国的激情。
B.一句“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引出了作者对九死一生经历的回顾。
C.本段作者一口气历数十八个“死”,写出了非人世所堪的险恶经历,再现了此次北行历经的磨难。
D.“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表明了文天祥对死亡的态度,“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表明了文天祥对自己经历的磨难还是有怨悔之意的。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
译文: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译文:
(3)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译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