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其中称为电阻温度系数,是材料在t="0" ℃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是与温度无关的常量。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数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已知:在0 ℃时,铜的电阻率为,碳的电阻率为,在0 ℃附近,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3 -1,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与铜棒串接成长1.0 m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0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

科目 物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质量为10的物体,在的水平向右的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开始运动的第5末撤去水平力,此时物体的位移为25(),求:
(1)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撤去时物体的速度?
(3)撤去后物体还能滑行的距离?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作用下,沿着倾角α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拉力F的大小。

某人骑自行车沿一坡路直线下滑,已知在坡顶的速度是1m/s,他以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了4s,恰好到达坡底,试求:
(1)坡路的长度;(2)在坡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正在进行滑板运动。图中AB段路面是水平的,BCD是一段R=20m的拱起的圆弧路面,圆弧的最高点C比AB的高出h=1.25m。已知人与滑板的总质量为M=60kg。小明自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在AB路段他单腿用力蹬地,到达B点前停止蹬地,然后冲上圆弧路段,结果到达C点时恰好对地面压力为零,不计滑板与各路段之间的摩擦力及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求小明在AB段所做的功。(g取10m/s2

如图所示,高度h=5m的水平平台上有一个滑块,距右侧边缘L=5m,以初速度v0=6m/s向右滑行,已知滑块与平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1)滑块离开平台时的速度。
(2)滑块落地点离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