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不可以选用 (选填序号)。
A.生石灰 B.碱石灰 C.五氧化二磷 D.烧碱
(2)B装置的作用 ;E装置的作用 。
(3)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 。
(4)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如何处理?
。
甲酸钠广泛用作催化剂和稳定合成剂,印染行业的还原剂,还可用于生产保险粉、草酸和甲酸。用电石炉废气(CO 75~90%,以及少量CO2、H2S、N2、CH4等)其合成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上述工艺用碱液洗涤的目的是 ,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列举两例)。
(2)上述合成工艺中采用循环喷射吸收合成,其目的是 ;最后排空的尾气主要成分是 。
(3) 合成时,得到的HCOON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5%,合成塔反应液中分离出HCOONa·2H2O的主要步骤有 、 、 ,再经洗涤干燥得到。
(4) 甲酸钠高温时分解制取草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
(5) 在甲酸钠、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可得到重要工业产品保险粉(Na2S2O4)同时产生二氧化碳,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羟基是重要的官能团。某化学小组以下列4种物质的溶液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物质的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①碳酸②乙醇③苯酚④乙酸
I.甲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1)(2)(3)(4)的填空及结论。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解释 |
1 |
分别取4种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红的是①④溶液 |
略 |
2 |
向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各滴加等量的②③两种溶液 |
②中无明显现象 ③中红色明显变浅 |
滴加③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 |
3 |
用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浸泡水垢(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
(2)__________ |
略 |
4 |
将CO2通入C6H5ONa溶液中 |
(3)__________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_____________ |
结论: 4种物质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 |
II.乙同学在研究了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后,提出如下改进方案,能一次比较乙酸、碳酸和苯酚的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
(1)利用上述仪器组装实验装置,其中A管插入(填字母,下同)_______中,B管插入E中,C管插入_________中。
(2)丙同学查资料发现乙酸有挥发性,于是在试管F之前增加了一个盛有_____________溶液的洗气装置,使乙同学的实验设计更加完善。
现有下列化学仪器与用品:①玻璃棒 ②烧杯 ③托盘天平 ④量筒 ⑤药匙 ⑥胶头滴管 ⑦容量瓶 ⑧标签纸 ⑨细口试剂瓶
(1)称量:若需要配制460mL 0.1moL/L NaOH溶液,则应称取固体NaOH g;
(2)用以上称量后的NaOH固体配制溶液并备用:按配制溶液的过程顺序,从上述所给仪器和用品中选取需要的仪器(重复的不计),其编号排列是 ;
(3)配制过程中,应将固体NaOH溶解后并冷却至室温的溶液转移到 中;在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 处,改用 定容。
(4)若实验中遇到下列情况,可能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填字母):
A.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时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转移、洗涤以及定容; |
B.转移时不小心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 |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
D.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去多余的水。 |
E、配制好后,发现称量时所用的托盘天平的砝码生锈了
实验室利用废铜合金(含少量铁和铝)来制取硫酸铜晶体(CuSO4·xH2O),方案如下:
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可参考下列数据:
Fe3+ |
Fe2+ |
Cu2+ |
Al3+ |
|
开始沉淀时的pH |
2.2 |
7.5 |
5.2 |
3.7。] |
完全沉淀时的pH |
3.2 |
9.0 |
6.7 |
4.7 |
请回答:
(1)写出加入混酸后,合金中铜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溶解合金时加入的混酸由2 L 3 mol·L-1硫酸和1 L 2 mol·L-1硝酸混合而成,则反应后生成标准状况下的NO的体积最多为________L。
(3)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
(4)为保证产品的纯度,M物质最好选用________(填字母),调节pH的范围为________。
a.Cu(OH)2b.H2SO4
c.NH3·H2Od.Na2CO3
(5)滤液D中加入硫酸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溶液E制得CuSO4·xH2O晶体所需要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过滤、干燥。
(7)要测定所得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x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4次
b.需将坩埚放在石棉网上进行加热
c.加热后,将坩埚放在石棉网上冷却,会使所测x的值偏小
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 mLc1 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 mLNaOH溶液。
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
①装置中安全管2的作用是 。盛10%NaOH溶液仪器3的名称是 。
②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 式滴定管,用酚酞做指示剂,判断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
③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 (填“偏高”或“偏低”)。
(2)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 mol/L,则c(CrO42-)为 mol/L,(已知:Ksp(Ag2CrO4)=1.12×10-12)
(3)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比为1:6:3,又知X 的化学式类似于氢氧化二氨合银Ag(NH3)2OH,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 。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