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35年6月格拉斯哥印度协会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信件):中国行省垄断贸易,压迫英商,且常常发生破产事件,而广州英商又无生命财产保障,从此,都妨碍英国对华贸易,不符相应于中国的庞大市场与英国开放贸易自由的机会……我们认为陛下政府倘在中国沿海取得一个或几个岛屿,作为进行贸易的基地,以避免中国政府的勒索、控制和烦扰,则必将对于我们的对外贸易大有好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二  英国对华走私鸦片表(单位:箱)

年份
1816
1824
1834
1835
1837
1839
鸦片
约4000
12639
21785
30200
39000
40200

材料三 (1839年10月巴麦尊致义律机密件)……陛下政府对于今年春天广州事件所已经形成的意向,为了指导你的运动这是很重要的,你应该首先得知其事。 陛下政府感觉,对于中国人所加于不列颠人民和女王官吏的暴行,不得不表示愤怒。陛下政府认为,绝对必须把大不列颠和中国的今后关系安置在明确而安全的基础之上。为此,陛下政府意将派遣海军到中国海去,可能还有少量陆军。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怎样的一种需求?你怎样理解所谓中国政府“压迫英商”“勒索”“控制与烦扰”这些话?
(2)结合材料二说明鸦片走私的趋势,针对鸦片走私,清政府态度如何?结合材料二分析此态度。
(3)材料三中的“广州事件”指什么?对材料三中的“暴行”如何理解?“明确而安全的基础之上”指什么的基础?为了维护此基础,英国政府决定怎么办?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让我们通过苏格拉底审判案来近距离接触、感受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材料一公元前399年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你认为有资格入选501人审判员的有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2)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3)有人说,苏格拉底之死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据此,你认为苏格拉底案的最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古今中外,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1)按示例完成下列表格:

(2)简要评述唐代选官制度的进步意义。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
(3)材料二中英国“全新的政体”和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者各有何突出特点?
(4)有人说,美国的政治体制比英国的政治体制进步,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曾经说:“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中外历史上的许多事例,都验证了林毅夫教授的这句话。
材料一 “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苏联的故事》
材料二斯大林时代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实现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基本转变的飞跃前进的时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它的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到了城市,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布热津斯基《大失败》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解读】图一: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图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俄国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材料二中的“社会主义体制”是指什么?它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所体现的中国经济体制调整与二战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调整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以上经济体制调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落日余晖】
材料一美国经济学家帕金斯认为:“14世纪到19世纪的中国,人口和粮食产量估计增加近五倍。所增加的产量中,只有近一半是由扩大耕种面积得到的,另外一半则是因为主要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翻了一番”。
——《从世界看我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4世纪到清代前期促使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因素有哪些?粮食产量的增加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陷入深渊】
材料二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略和日益苛重的封建剥削使农村经济江河日下。耕地很少增加,农具鲜有改进,许多地方水利失修。同时,帝国主义的洋枪大炮又使海禁洞开,从而促进了蚕桑、茶叶、棉花、烟草以至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的商品性生产;农村中带资本主义因素的经济成分也有进一步的增长。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继续维护中国的封建统治,农村中的资本主义经济终于未能得到发展。
——《明清时期的农业》
(2)依据材料概括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呈现出哪些特点?
【曲折发展】
材料三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统计数字

(3)材料三反映小岗村什么变化?请简析其原因。
【书写新篇】
材料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发展农业,小平同志提出了“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重要思想。靠政策一个方面“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哪种形式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再一个方面就是切实保障农民利益。靠科学就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鼓励农民进行科学种田。
(4)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在发展农业中是如何践行“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重要思想的?

2011年2月3日,某校高一同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缅怀老舍,以史论文”活动,以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2年。下面是活动中同学们对老舍经典话剧《茶馆》提出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出现的民间办厂热潮,他也跃跃欲试,他的理想是要建“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后来,他不惜变卖家产,创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举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20年代初他的企业迅速衰落了。
(1)你认为秦二爷会投资哪些行业?如果排除家乡因素,秦二爷最可能在哪些地区投资办厂?为什么?
(2)简要分析1916年前后为什么秦二爷的企业最为红火?
(3)正如老舍所说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请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秦二爷的理想迅速破灭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