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山东省宁阳一中高考模拟)读《人物风俗制度丛谈》中某一篇文章到“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一段文字,可以判定此篇文章最有可能的成文时间是
A.明崇祯三年 | B.1931年9月 | C.北平市成立时 | D.1937年7月 |
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的目的是()
A.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 B.开始对日发动局部反攻 |
C.解救被日军包围的数千名美军 | D.迫使日本方面两线作战 |
“诗存南渡后,入梦靖康前”本是对南宋偏安的伤感之词。20世纪30年代后期,文学家吴宓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南渡集》;历史学家陈寅恪也吟出了“南渡自应思往事”的诗句。文人的这一表白有可能是“暗喻”()
A.对王明“左倾”路线的不满 | B.对汪精卫投敌叛国的愤怒 |
C.对国民政府退守西南的失望 | D.对国民党围剿红军的抗议 |
太平天国的北伐、国民大革命的北伐、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相同点有:()
①都有配合作战的部队②以敌人的中心地区为目标③以巩固自身政权为目的④性质相同
A.①②③④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
B.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粉碎了敌人四次大规模“围剿” |
C.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
D.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B.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发展 |
D.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