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造成工作岗位流失,失业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610万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1.3亿农民工中3 000万农民工已经失业返乡,急需就业,构成了中国就业史上蔚为壮观的一道就业洪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尤其要重点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
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顺利实现就业?
依据我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张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事例 |
政治学依据 |
中国积极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迄今已累计对49个不发达国家免除到期政府债务374笔。中非合作论坛等,成为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集体对话与合作的成功尝试。 |
|
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 |
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建立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右图表明,公民、新闻媒体等都在负责地实行 。
在我国,农村___________和城市__________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
政治生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领域,请你列举生活中发生的属于政治生活的两个事例。
序号 |
生活中的政治生活现象 |
例: |
我国公民依法选举人民代表 |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