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代赠
[唐]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①丁香结②,同向春风各自愁。
[注]①芭蕉不展:芭蕉的蕉心没有展开。②丁香结:指丁香之花蕾丛生如结。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_ ,诗中的“_______”字可以看成是全诗的“诗眼”。
(2)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思念情人的诗作,请结合全诗,从情与景的角度简要赏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杂诗二首(其二)曹丕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注]1亭亭:远而无所依靠的样子。2飘风:暴起的风。3吴会:指吴郡和会稽郡。吴本是秦会稽郡,后汉时分为吴和会稽两郡。
(1).这首诗描的景物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元祐三年,因坐奏开填充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元祐五年,钱穆父徙知瀛州。②改火:一年。③筠:竹。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
“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伊州歌
王维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赏析“清风明月”的妙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甚妙,请简述“寒”字妙在何处?

(2)本诗以何种表现手法抒发何种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却疑春色在邻家”妙在一个“疑”字,请简要赏析妙在何处。(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