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用题图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中试剂为.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的液面位置;②将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的液面位置;④由向中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填序号)记录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
(4)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测得氢气体积为(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H<0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
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热值等问题。
已知:CO(g)+H2O(g)H2(g)+CO2(g)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
400 |
500 |
800 |
平衡常数K |
9.94 |
9 |
1 |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正向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⑵在800℃发生上述反应,以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其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有(选填A、B、C、D、E)。
n(CO) |
n(H2O) |
n(H2) |
n(CO2) |
|
A |
1 |
5 |
2 |
3 |
B |
2 |
2 |
1 |
1 |
C |
3 |
3 |
0 |
0 |
D |
0.5 |
2 |
1 |
1 |
E |
3 |
1 |
2 |
1 |
⑶已知在一定温度下:
C(s)+CO2(g)2CO(g)平衡常数K;
C(s)+H2O(g)CO(g)+H2(g)平衡常数K1;
CO(g)+H2O(g)H2(g)+CO2(g)平衡常数K2;
则K、K1、K2之间的关系是K=。
⑷若在500℃时进行,设起始时CO和H2O的起始浓度均为0.010mol/L,在该条件下,CO的平衡转化率为:。
⑸若反应在800℃进行,设起始时CO(g)和H2O(g)共为1mol,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x;平衡时CO转化率为y,则y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y=。
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
⑴则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填“A”或“B”)。
⑵25时,将
=8的NaOH溶液与
=5的
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
=7,则NaOH溶液与
溶液的体积比为。
⑶95时,0.1 mol/L的NaOH溶液的pH值是。
⑷95时,若100体积
1=
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
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
与b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a+b_______14(填“<”、“=”或“>”)。
将2 mol A和2 mol B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xC(g) △H>0,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
⑴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是K=(用含x、c(A)、c(B)、c(C)的代数式表示)。
⑵假设该反应的条件分别和下列各选项的条件相同,选填“甲”、“乙”或“丙”:
甲.大于a乙.小于a丙.等于a
①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 = 1时,按1 mol B、l mol 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
②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 = 3时,2 mol B、6 mol 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
③若在恒温恒压下,按3 mol A、3 mol B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mC(g);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坐标表示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生成物C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P为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平衡后向容器加压的变化情况,问:
⑴T1T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⑵正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m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⑶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A)="1" mo1/L,c(B)=" 2.4" mo1/L;达到平衡后,A的转化率为0.60,此时B的转化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