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9年11月12日,第16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议在新加坡闭幕。
会议重点讨论了当前全球及地区经济形势,APEC经济体的财政政策,促进平衡、包容和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以及为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支持等问题。
会议认为,尽管世界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但复苏进程仍将缓慢而曲折。本地区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在防止经济进一步恶化和推动经济复苏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在目前复苏基础尚不稳固的情况下,要避免过早地退出非常规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各经济体意识到稳固中长期财政状况的重要性。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恢复增长潜力、如何成功退出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非常规性刺激措施和如何实施可信赖的稳定的中长期财政政策,以保持人们对全球金融体系的信心,同时满足亚太地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材料二:2009年11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13日在新加坡出席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重要演讲。胡锦涛指出,从世界经济长远发展考虑,应该从多方入手,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解决世界经济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化危机为契机,为世界经济全面恢复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1)结合材料一,谈谈财政在各国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10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谈谈中国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10分)
材料一:干活拿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可现在白干活不给钱,倒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年复一年在农民工身上屡屡上演。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辛勤劳作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被蔑视和践踏?下列表格是新华社记者对80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结果:
表1农民工获得工资状况统计
状况 |
人数 |
能按时拿到工资 |
13(16.25%) |
年底一并得到工资 |
9(11.25%) |
偶有工资被拖欠 |
26(32.5%) |
经常被拖欠工资 |
9(11.25%) |
从未按时拿到工资 |
23(28.75%) |
表2欠薪的原因统计
原因 |
人数 |
老板说现金周转不开 |
41 |
工作做不好,扣发工资以示惩罚 |
17 |
没理由,就是不给钱 |
9 |
表3血汗钱被侵吞、拖欠后农民工的态度
解决途径 |
人数 |
反复找老板讨要 |
48 |
找政府(劳动局) |
23 |
只能用恐吓等手段对老板形成压力 |
9 |
材料二: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问题,2007年以来陆续出台了许多这方面的法规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采取措施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1)材料一中表1、表2、表3各反映了什么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材料二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3)应如何解决材料所反映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独特的自然环境、经济制度、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积淀而成的,不仅以经典文献、风俗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而且也以独特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五千年的艰难历程,决定了其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就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我们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否全盘吸收传统文化?
关于文化发展的规律,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将文化发展看作单线的、由低级到高级的机械进化;另一种观点则强调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否认文化的进化问题。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和片面性,文化发展应该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发展规律,请谈谈你对“文化发展应该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的理解。
目前中外文化贸易逆差值得关注。有关资料显示,文艺演出引进和派出每场收入比为10∶1,出版类引进与输出比为6.84∶1,版权贸易引进与输出比为10.3∶1,图书版权中国引进12516项,输出仅81项,中外文化贸易额相差更是高达10倍之多。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回答:我们应怎样改变这种现状?
在一次讨论课上,某班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展开了讨论:
甲方: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护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民族的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
乙方: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牵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请综合所学知识,对以上两种观点进行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