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宜用带胶塞的试剂瓶盛放高锰酸钾溶液
B.苯酚不慎沾在手上,立即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C.欲取某纯碱样品5. 5g,可用托盘天平称量
D.配制lmol/L NaCl溶液时,用蒸馏水洗涤容量瓶后,直接注入NaCl溶液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
 ①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②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③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④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⑤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⑥一种同素异形体变成另一种同素异形体⑦混合物变成纯净物⑧有毒有污染的物质变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⑨金属变非金属

A.②③④⑥⑦ B.①②⑤ C.②⑦⑧ D.①⑤⑨

为预防“H1N1”甲型流感,同学们每天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O溶液的消毒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
B.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2mol电子
C.NaClO溶液的漂白原理与Na2O2、SO2相同
D.“84”消毒液与“洁厕灵”(盐酸)共同使用,可达到既清洁又消毒的双重效果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H= —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B.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
C.己知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则△H1>△H2
D.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2NO(g)+2CO(g) N2(g)+2CO2(g);∆H= -QkJ/mol现充入NO和CO各4 mol 进行反应,反应结束时,反应放热2QkJ

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推断Y、Z、M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Y>Z>M
B.离子半径:M>Z2->Y
C.ZM2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三种元素中,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下列在限定条件溶液中的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pH="3" 的溶液:Na+、Fe2+、Cl-、ClO-
B.在强碱性溶液中:Na+、Al3+、AlO2、CO32、SiO32
C.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Al3+、SO、Cl-
D.水电离的H+浓度为1×10-12mol·L-1的溶液:K+、Ba2+、Cl-、Br-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