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关于“调查人群中某些性状的遗传”课题的研究方案:

Ⅰ 课题名称:人群中××性状的调查。
Ⅱ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材料用具、研究过程(略)。
III调查结果分析。
请分析该研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面的“家庭成员血友病调查表”,判断“本人”的基因型(用B或b表示)是                       。
家庭成员血友病调查表

祖父
祖母
外祖父
外祖母
父亲
母亲
哥哥
妹妹
本人
 
 
 
 

 
 
 
 

(说明:空格中打“√”的为血友病患者)
(2)下表是关于单眼皮和双眼皮遗传情况的调查结果。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婚配方式
调查
家庭数
儿子
女儿


单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双眼皮
第一组
单眼皮
单眼皮
35
17
0
23
0
第二组
双眼皮
单眼皮
300
36
122
75
99
第三组
单眼皮
双眼皮
100
24
28
19
33
第四组
双眼皮
双眼皮
220
31
98
25
87

 
根据表中第            组调查结果,可直接判断出眼皮的显性性状是            。理由是                                                                。
(3)调查中发现某男子患一种遗传病,该男子的祖父、祖母、父亲都患此病,他的两位姑姑中有一位也患此病,这位患病姑姑又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其他家族成员都正常。
①请根据该男子及其相关家族成员的情况,在下图方框中绘制出遗传系谱图,并标出该男子及其直系亲属的基因型。(用D或d表示)
图例:  正常女性       女性患者  
正常男性       男性患者
②此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
③该男子(色觉正常)与表现正常、其父亲为红绿色盲的女性婚配,预期生出完全正常的孩子和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分别是      和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Ⅱ7为纯合子。据图回答: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
(2)Ⅱ6的基因型是,Ⅲ8的基因型是
(3)假设Ⅲ10与Ⅲ9结婚,生出只有一种病的女孩的概率是_。

甲图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乙图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分裂的染色体数量变化。
(2)乙图a~e中与甲图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依次是
(3)甲图曲线①~⑥中的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乙图细胞a~e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4)就染色体行为来说,乙图中a细胞可发生,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

图中甲、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某种物质的合成过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示甲、乙过程分别表示的过程。
(2)乙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通过上的反密码子来识别mRNA上的碱基,将氨基酸转移到相应位点上。反密码子为ACC的tRNA携带的氨基酸是
(ACC-苏氨酸、UCC-丝氨酸、UGG-色氨酸、GGU-甘氨酸)。
(3)若核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变为。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填“a”或“b”)链中。

(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过程甲、乙而不能发生DNA复制的细胞是
(5)根据蛋白质合成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完成表格中填空。

DNA双链
1

C

2


T
mRNA



tRNA
A


氨基酸
丝氨酸(密码子为UCA)

请根据所学DNA的结构和复制的相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DNA分子是由2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成碱基对。DNA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之中。
(2)DNA的复制发生在时期。DNA分子复制需要、原料、能量、酶等条件。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
(3)DNA分子复制的准确性非常高,原因是:DNA分子的能够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保证了复制能够正确的进行。
(4)图示说明DNA的复制具有特点。
(5)基因与DNA的关系是。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利用中心法则形式回答)。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何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
(2)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搅拌的目的是,所以搅拌时间应至少大于min,否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时,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说明;但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仍达到30%,其原因可能是。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的意义是作为对照,如果明显低于100%,则上清液放射性物质32P的含量会
(3)32P标记的某一个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最后产生100个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的DNA含有的P元素为,其形成的噬菌体的比例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