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此段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由外国人创办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需要外国人技术上的帮助③近代中国完全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而非民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6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在说明报纸具有()

A.信息速递功能 B.娱乐教化价值
C.政府喉舌功能 D.商业广告价值

1881年底,有人赋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是津沪之间()

A.有线电报的开通 B.无线电报的开通
C.有线电话的开通 D.无线电话的开通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这项变革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

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

中国某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这一婚姻法应颁布于()

A.民国初年 B.新中国成立之初
C.改革开放后 D.维新变法时期

民国时期,随着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促成了中国服饰的改良。当时出现的中西合璧的服装是()

A.西服礼帽 B.男女礼服
C.华冠儒服 D.旗袍、中山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