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
(1) 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结构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草履虫进行 生殖;蘑菇进行 生殖,酵母菌和水螅常常进行 生殖。
(3)下列图解表示水稻(2n=24)胚珠中胚囊的发育过程,试根据图回答:
|
|
薄壁细胞 直接发育 减数分裂
|
|
三次有丝分裂
图4—2—1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4—2—1
(1)图中A过程是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_____________细胞,该细胞能够产生________。从小鼠体内提取分离该细胞之前,应给小鼠注射_________类物质。
(2)B过程是一个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进行需要灭活的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诱导。
(3)单克隆抗体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与常规抗体相比,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杂交瘤细胞繁殖进行的是_______分裂,其遗传性状_________________。
(5)单克隆抗体注入人体后可以自动追踪抗原(病原体或癌变细胞等)并与之结合,而绝不攻击任何正常细胞,故称为“生物导弹”,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1—3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图4—1—3
(1)此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中,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若此细胞能进行分裂,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活动最旺盛的4种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3)若此细胞是根毛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若是低等植物就还应有[ ]_______________。
(4)此图中可以互相转化的细胞器是9与3,转化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Ⅰ.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要配制标准显色液,即吸取0.20 mL、0.40 mL、0.60 mL、0.80 mL、1.00 mL和1.50 mL亚硝酸钠溶液,分别置于50 mL比色管中,再另取1支空比色管。向各管中分别加入2.0 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5 min后,各加入1.0 mL的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最后加蒸馏水补足50 mL。
Ⅱ. 用样品处理液代替亚硝酸钠溶液做一个50 mL的样品显色管,15 min后与标准管对比。
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本实验所用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为。
(2)I中空比色管起作用。
(3)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 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 |
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 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 |
(4)II中为什么要15 min后对比?。
某同学用甘蓝为原料制作泡菜,将甘蓝分组并置于不同温度下3d,检测生成乳酸的含量,结果如下表:
温度(℃) |
16 |
26 |
3l |
35 |
43 |
乳酸含量(%) |
0.81 |
l.04 |
1.20 |
1.12 |
0.95 |
(1)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盐水需要先煮沸,再冷却后才可以使用,是因为。
(3)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在于的加入。泡菜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其可能的原因有等。
豆腐乳是餐桌上常见的佐餐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那么豆腐乳是怎样制作的呢?原来它是以大豆为原料,先制成豆腐坯,再利用毛霉接种在豆腐坯上经发酵制成的。当毛霉在豆腐坯上发酵时,它可以把豆腐中所含的蛋白质分解成既易消化吸收又具有鲜味的各种氨基酸,同时还可以产生一些有香味的酯类。接种上毛霉的豆腐坯放在15~18℃室温下,5 d后,豆腐坯上就长满了白色的毛霉菌丝,制成毛坯。将相互连接的豆腐坯分开抹掉菌丝,放入缸中,层层撒盐,腌制13~16 d制成咸坯。加盐不仅可以起到防止腐败的作用,食盐还可与豆腐中已经分解的氨基酸结合成氨基酸钠,使豆腐的味道变得更加鲜美。豆腐乳制作的前期是保持适合微生物繁殖的条件,使我们所需要的毛霉充分繁殖、生长。制作后期还需要添加各种不同的辅料,如红曲、黄酒、白酒、香菇、桂花及辣椒、大蒜等。再装坛封口,进行后期发酵,30℃条件下,3个月后就可以制成美味可口的豆腐乳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腐乳的制作原材料是什么?其中哪种有机物含量比较高?毛霉可利用体内的酶将其分解成哪种小分子有机物?
(2)在腐乳的腌制过程中,盐的作用是什么?
(3)豆腐乳的前、后期制作中温度和空气条件是否一样?试说明。
(4)在腐乳的后期制作过程中,有哪些因素能防止杂菌生长,利于后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