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
(2)该器官CO2的释放和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C点相交后重合为一条曲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方式是 。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
(4)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 。
(5)储存获活的植物器官是以少消耗有机物为好,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 。
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不同品种的水稻秧苗,实验中水稻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分别用两种水稻秧苗叶片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与品种1相比,品种2分离形成的色素带,位于滤纸条的(上端/下端)两条较宽。 从叶绿素含量曲线的走势分析,品种较不耐寒。
(2)低温除了能影响叶绿素含量外,还能,从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3)低温能使叶片光合产物向其他部位的运输速率下降。为验证该结论,研究小组将正常生长、长势相同的水稻植株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低温处理,乙组常温处理,两组均在处培养以排除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影响,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植株实验前后单位面积叶片的干重变化量。若实验结果是甲组的叶片干重变化量较小,则可证实该结论。你认为这一做法能否达到目的?,原因是。
如图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缺氧的条件下,能产生酒精的部位是[5]。
(2)夏季黑暗的夜晚此细胞能进行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的________(多选)。
①光合作用 ②细胞呼吸 ③细胞增殖 ④信息交流⑤主动运输
(3)将该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其主要原因是[9]___内的液体浓度较小。该现象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4)结构6主要成分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可用试剂鉴定。图示细胞不适合作为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
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检验
该实验的目的是。
(2)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⑴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以下列曲线图A、B表示。
①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约为。
②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③实验中该同学怎样控制无关变量?。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
Ⅱ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pH对人体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的相同试管,PH设置如下。每支试管加1块1 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 ℃室温条件下,将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 |
1 2 3 4 5 |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
13 9 11 45 >60 |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2)酶活性最强时的pH是_________。
(3)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______。请用2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方法;。
(4)为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对实验进行什么设计? _____。
如图甲表示生物膜的结构,图中A、B、C表示某些物质,a、b、c、d、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表示物质运输不同方式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可选用的方法是,构成膜的基本骨架的物质是图中的(用图中字母表示)。
(2)图甲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 ];细胞间的识别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植物细胞间可通过结构进行信息传递,动物细胞则不能。
(3)图甲中物质B的这种排列方式与有密切的关系。
(4)若图甲是线粒体膜,则b过程运输的气体是,该运输方式符合图乙中所示的曲线;若图甲是人体神经细胞膜,则该图中表示K+在膜内积累的运输方式是(填字母),这种运输方式符合图乙中所示的曲线。
(5)若图甲是人体红细胞膜,则该图中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填字母)。
已知某物质由一条多肽链构成,其化学式为C55H70O19N10,若将其彻底水解可得到以下四种氨基酸,请分析回答:
(1)通过分析可知,该多肽是由个氨基酸经反应生成的;完全水解一分子该多肽需要个水分子。
(2)上述四种氨基酸的分子结构中的共同部分可以表示为;水解该多肽时断裂的化学键可以表示为;甘氨酸、谷氨酸的R基分别是。
(3)已知该物质是一种分泌蛋白,该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