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生态系统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取500 mL的锥形瓶4个,分别标以1、2、3、4,各加入约400 mL清水后,向3、4号瓶中加入等量河泥,向2、3、4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然后,在4个锥形瓶中各放入1条金鱼,最后加水至同一液面,密封瓶口。将1、2、3号瓶置于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室温不超过25℃),将4号瓶置于黑暗的纸箱中。观察并记录每瓶中金鱼的生活状况。请分析回答:
(1)1号瓶中的金鱼与4号瓶中的金鱼相比,哪条生活时间长?为什么?
(2)哪个瓶中金鱼生存时间最长?为什么?
(3)2号与3号对照,能否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若不能,如何设置实验才能证明?
(4)本实验所得结论是什么?
如图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除图中因素外,你认为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还有
(答出一种即可)。
(2)M点时,该植物合成ATP的细胞结构有,请写出发生在氧气充足条件下的该生理作用的化学反应式:。N点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零。
(3)假如该植物是阴生植物,则阳生植物的N点、R点将怎样移动:N点,R点。
(4)图中能代表总光合作用速率的线段是(用字母表示)。
(5)若要通过人工照明来维持该植物的生长,最好使光照强度保持在图中的点。
(6)M点和R点比较点在阶段产生的ATP更多。
如图是四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从结构上看,细胞与其他三个细胞的差别最大。
(2)细胞IV属于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
(3)四类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四类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均依赖于。
(4)将细胞II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将会发生
现象,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填序号)。
通过基因突变产生了营养缺陷型菌株,由于营养缺陷型菌株不能合成某一物质,例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的能力,所以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必须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某些物质才能生长。右图简要表明了科学研究者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啤酒酵母菌获得其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方法。根据以上叙述,完成以下内容。
(1)啤酒酵母菌产生ATP的场所是。
(2)接种时应选其生长曲线中的哪一时期的菌株?
(3)紫外线的作用是。
(4)现有5种单基因突变型大肠杆菌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G。A、B、C、D、E都是合成G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突变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中“+”表示生长,“-”表示
不生长):
突变型 |
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 |
|||||
A |
B |
C |
D |
E |
G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几种物质合成的顺序是
A.E→A→C→B→D→G B.G→D→B→C→A→E
C.A→B→C→D→E→G D.C→E→D→G→A→B
下图为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1)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生物固氮进人生物群落。其次,[ ]_____ _____和
[ ]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也可少量供给植物素。
(2)图中的A物质代表尿素及动植物尸体,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形成B物质。
B物质在土壤中,在细菌的作用下形成C。C物质代表。
(3)将B物质转化成C物质的细菌,其新陈代谢类型属于型。
(4)在_______________条件下,一些细菌可将C物质最终转化为____ ____,返回到大气中。
如左图装置为含水量较少的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右图中的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实线)和植物光合作用(虚线)的强度变化过程。请回答:
(1)水平玻璃管P处气体的流动方向是____,气体的这种运动是通过_____ ____方式实现的。
(2)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此时叶肉细胞中C5瞬时将__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
(3)t时刻,向装有种子的瓶内加入适量的水后,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曲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在图中绘出变化曲线,并说明理由。
理由:。
(4)如果人为向玻璃罩中通入过高浓度的CO2时,光合作用强度将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
(5)为提高作物产量,有时将玉米和大豆间隔种植(间作),这种间作的好处有(说出两点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