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中国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但是,伴随着北方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强和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区城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点有量的变化

粮食生产指标
粮食产区
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人均粮食点有量(千克)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北方产区总计
其中:松辽河产区
53.9
11.5
67.3
19.7
85.1
31.9
328.4
366.5
400.7
495.2
421.5
569.5
南方产区总计 
其中:长江产区
46.1
29.7
32.7
24.3
14.9
11.3
334.9
352.6
355.1
396.3
328.0
379.9

(1)我国北方粮食作物以              为主;我国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的粮食作物集中分布在          一线以南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
(2)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     ;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点有量变化特点是     。随着粮食生产格局的改变,我国粮食流通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           
(3)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多项选择)
A.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    B.粮食大量出口     C.粮食单产下降   D.调整种植业结构
(4)北方产区粮食产量的增长,与播种面积扩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阅读下面的结构框图,将代表相关内容的字母填入图中的空格内。(每个字母限用一次,每框限填一个字母)

A.毁草种粮   B.导致水土污染    C.扩大灌溉面积      D.提高机械化程度
E.减少生物多样性,加剧荒漠化      F.增加播种面积        G.培育优良品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或每一小点1分,共16分)

(1)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
A;B;C ; D。其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
(2)根据北半球气压带之间各风带的风向,在图上写出北半球各风带的名称。
(3)极锋是哪两个风带的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4)用箭头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方向。
(5)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热的地方成低压、冷的地方成高压
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D.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或每一小点1分,共15分)

(1)该图表示(填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判断的依据是
(2)此风是在半球,判断理由是
(3)图中的a表示,b表示,c表示,d表示
(4)图中a的特征是,c的特征是
(5)图中A、B两地中,风速较大的是地,原因是

读下图回答(虚线表示极圈,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每空1分,共5分)。

(1)图中A点位于B点___________方向。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_______。
(3)北京时间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12月22日2时 B.12月23日8时
C.6月22日2时 D.6月23日8时
(4)再过 ___________ 小时,A、B两地属于同一天。

下图为部分30°N的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NPY=7.5°,PY为0°经线,此时纬度为80º纬线的某地,当地方为0时时,太阳正好位于地平线上。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M、N点的经度数:M ;N
(2)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小时后,全球处于同一天。
(3)30°N纬度的白昼长为 小时;该日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 方向升起。
(4)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此日,在80ºN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图是我国某小区平面图,乙图是该小区中相邻两栋住宅楼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小区住户入住后发现:春分日南楼正午影长刚好是60米。
材料三 已知:tan 30°≈0.577,tan 45°=1,tan 60°≈1.732
小区的底层住户因为采光条件与开发商发生纠纷并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请你用所学的知识为底层住户提供有力的证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