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2007年生产甲商品10亿件,价格总额为280亿元。如果2008年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甲商品的价格总额为
A.140亿元 | B.280亿元 | C.560亿元 | D.420亿元 |
下图篆刻作品《稻田深处草虫鸣》和边款:“日头黄,农夫忙,汗滴脚下锄头扬。稻花香,虫儿唱,一派田园好风光……”,通过描述农村生活的趣事,把汉字的组合美和线性的和谐美与对世界的尽情描述结合。这折射出()
A.艺术需要立足于实践进行创新 |
B.继承传统是篆刻艺术的特殊本质 |
C.面向世界是篆刻艺术的基本特色 |
D.篆刻应该满足大众通俗化需求 |
2015年2月9日晚,由中国云南广播电视台和老挝国家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大型春节联欢晚会“中老情•合家欢”在万象精彩上演,浓郁的中国特色、精彩的文艺表演以及彼此交融的两国传统文化,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同时,通过这次合作,老挝还向中国的电视同行学到了许多先进经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交流中发展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③跻身世界文化前沿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根基
④学习其他民族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行走中的国人,给世界的发展带去了巨大的商机,也给文明的传播留下了难言的诘问。我们总想给世界带去中国话语、中国形象、中国价值,其实,最有效的传播、承载和代表,恰恰是最普通的中国人的一言一行。这启示我们()
①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文明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力量④行走是文明的展示和汲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近几年,在社交网站出现了许多仿成语形式的编造词,如根据“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成语简化而成的“喜大普奔”,根据歌词“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提炼而出的“人艰不拆”等。这些语义难懂、形式生硬的编造词借助网络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网络编造词不断产生并被广泛传播和使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网络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少年
②文化创新应该力求形式新颖内容独特
③大众传媒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创作的成果应真正满足实践需要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在古代,老百姓只许穿着素色麻布粗衣,于是人们用“布衣”和“白丁”形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作“纨绔子弟”;“顶戴花翎”是官老爷的别称,“黄袍加身”则意味着当上皇帝。这些服装文化现象折射出()
①一定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有先进与落后、高尚与庸俗之分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