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邓小平说:“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下列对这一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的原因是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②邓小平说此话时,在东欧巨变的冲击下,苏联已经出现动荡的征兆,力量大大削弱③中国能在多极化中算一极的根本原因是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④邓小平在当时已经预料到苏联必然会解体,中国必然成为随即而来多极化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980年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哪个是1842年《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 A.珠海 | B.深圳 | C.汕头 | D.厦门 |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
| A.工业结构不合理 | B.地区分布不平衡 |
|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 D.军阀割据混战 |
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练和语法的准确 |
| B.“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 |
| 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
| 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
《中国通史》(吕思勉著)“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比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A.对传统服饰情有独钟 | B.认为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
|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无法合壁 | D.传统服饰更适宜穿着 |
中国人民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的重要前提是
| A.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 | B.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
| C.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 D.社会福利的不断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