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
| 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 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 | 
|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 
1526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说,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据此可以佐证( )
| A. | 
     世界市场的成型  | 
   B. | 
     工业革命的冲击  | 
   C. | 
     三角贸易的初现  | 
   D. | 
     殖民体系的确立  | 
  
凯撒执政时期,罗马发行的一些货币上,一面是凯撒的侧面头像,另一面记载着他的功绩,且内容时有变化,可见罗马货币( )
| A. | 
     兼具了经济政治功能  | 
   B. | 
     彰显了皇权至高无上  | 
   C. | 
     显示了铸造工艺高超  | 
   D. | 
     体现了帝国实力强盛  | 
  
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
| A. | 
     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  | 
   B. | 
     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 
  
| C. | 
     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 
   D. | 
     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 
  
1937年4月,天津北宁足球队赴日本参赛。比赛前,领队结合时局激励全队;比赛中,华侨和留日学生高呼爱国口号。北宁队迎战四支日本劲旅,获得全胜,归国后受到数万民众热烈欢迎;《大公报》予以连续报道,称"为中华争得无上光荣"。这能够说明( )
| A. | 
     当时中国重视发展竞技体育事业  | 
   B. | 
     体育比赛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大门  | 
  
| C. | 
     国家综合实力影响体育竞技结果  | 
   D. | 
     民族危机赋予体育更多精神内涵  | 
  
民国初期,新的教育流派如平民教育、"工读"教育等纷纷出现,各种教育团体相继成立,如1915年的全国教育联合会、1917年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等。这体现了( )
| A. | 
     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 
   B. | 
     中西教育理念的冲突  | 
  
| C. | 
     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  | 
   D. | 
     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