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主要在哪两个领域展开( )①政治领域 ②文学艺术领域 ③经济领域 ④科学研究领域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
②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③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④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图中体现出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特点是( )
A.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 | B.后者比前者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 |
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均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 D.两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是( )
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 |
B.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 |
C.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
D.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 |
在世俗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近现代中外经济文化思想交融的痕迹。据此,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之际,合身适体的改良旗袍迅速流行 |
C.新文化运动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终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
D.1992年中国企业家常通过互联网认真学习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