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魏源提出“帅夷长技以制夷”,姓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
B.洪仁玎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天朝田亩制度》 |
C.康有为主张实行民主政治制度,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
D.孙中山仿效英国政治体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咨文中说:“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这里,美国对“把其意志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
A.罗斯福新政 | B.新经济政策 | C.“冷战”政策 | D.“孤立主义” |
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样。”这种想象出现是因为()
A.欧洲人仇视美元霸主地位 | 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
C.欧元的流通动摇了美元地位 |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崩溃 |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后,共经历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A.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B.引发了三次科技革命 |
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 D.引发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
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采用艾哈德博士的经济改革方针,推行“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策。其理论依据是:社会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式的市场经济,而是有意识地从社会政策角度加以控制的市场经济。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德国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趋势加强 | B.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加强 |
C.二战后,德国政治民主趋势更加明显 | D.,德国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
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是()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 |
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 |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 |
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