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阶段农业生产以_____________业为主,B阶段农业生产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C阶段则以_____________为主。
(2)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可见种植牧草越来越受重视,试比较我国西部畜牧业与西欧乳畜业的差异:
①西欧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_____________气候区,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很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我国西部的牧草分布在_____________气候区和_____________气候区。
③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是因为西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乳产品的需求量大。
④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是因为西部种植牧草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共10分) 【环境保护】
读某海域水质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示河流河口处赤潮现象明显,请分析理由。
(2)每年的冬春季节,该地的河流往往出现咸潮现象,简述其解决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 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省先后有12市38个县(市)遭受暴雨袭击,其中9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达159.8毫米;北川县连续5天出现暴雨。地震灾区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对灾区的恢复重建十分不利。
(1)据材料一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川县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为减轻川滇山地的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列举应采取的应对措施。(4分)
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
(1)指出图示区域积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材料二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2)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材料三 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3)简要分析西宁的城市区位因素及其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材料三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
省区![]() 年代 |
山东省 |
青海省 |
1990年 |
8439万 |
446万 |
2000年 |
9079万 |
518万 |
(4)青海省与同纬度的山东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率(大、小)。依据图文信息和所学地理知识,具体评价青海省经济发展条件。
读下图中的甲、乙、丙三幅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丙图中的点,能正确反映乙地区降水特征的是。
(2)评价甲地区发展河运的条件。
(3)甲地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哪一种?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乙地区相比,哪一个地区人口死亡率高,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实施“大旅游、大产业、大提升”的战略,突出“做景、连景、造景、出景”,使温州成为“文化为魂、海洋为魄、山水为形、时尚为媒、都市为依、夜色为魅”的时尚之都、水韵之城、风情之港。
材料二:下图为温州主要景点分布图。
(1)简析温州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2)为了提高温州旅游竞争力,请你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