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罗马法的演变过程是 ( )
A.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 B.习惯"习惯总结"习惯法"法律总结 |
C.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 | D.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 |
《宋史·食货志》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宋初冗官,吏治腐败 | B.战事不断,农民破产 |
C.巩固政权,不抑兼并 | D.佛教寺院强占民田 |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造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衰退 | B.起义频繁 |
C.兵力不足 | D.吏治腐败 |
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庆历新政措施的是( )
A.限制权贵子弟亲属通过恩荫做官 |
B.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加强各级官吏的保举和选派 |
C.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 |
D.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
“千秋功业范公崇,贤圣于怀百代宗。御外内安裕家国,儆贪儒立挽颓风。”这是后人对范仲淹的高度评价,范仲淹“庆历新政”中使“儒立”的措施是( )
A.淘汰冗员 | B.改革贡举 |
C.减轻徭役 | D.重视农桑 |
北宋初年出现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局面,军队战斗力大为削弱。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在于统治者实行( )
A.养兵政策 | B.守内虚外政策 |
C.更戍法 | D.一职多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