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对绿光最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受到波长为530 nm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觉察.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s,光速为3.0×108 m/s,则能觉察到绿光时眼睛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_______.
现要测定一电压表的内阻Ry的值。实验室提供了如下的器材:
A. 待测电压表V(量程3V,内阻r1约几kΩ)
B. 电流表A(量程5mA,内阻约10Ω)
C. 电阻箱R0(0—9999.9Ω)
D. 滑动变阻器R1(50Ω,100mA)
E. 滑动变阻器R2(3kΩ,2mA)
F. 电源E(电动势4V,内阻可忽略不计)
G. 开关S及导线若干
①先用多用电表粗测电压表内阻,选择电阻率倍率____,将两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再使两表笔接触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读数如图甲所示,则其阻值为____Ω。
②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要求实验过程中使用的电表指针偏转超过其量程的一半,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最适合的是_______,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___
(选填“R1”或“R2”)。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对应的符号是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计算电压表V内阻的表达式是Ry_____。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力拉动木板,当木块相对地面______(选题“静止”、“匀速运动”或“加速运动”)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木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示数。在试验中通过在木板上添加钩码的方法,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并分别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把木板换成玻璃板再重复上面试验。下表为某实验小组测得的实验数据:
请完成表格中的有关计算,将结果填在表中横线上(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为6.00N时,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______N。
某学习小组利用自行车的运动“探究阻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人骑自行车在平直的路面上运动,当人停止蹬车后,由于受到阻力作用,自行车的速度会逐渐减小至零。在此过程中,阻力做功使自行车的速度发生变化。设自行车无动力后受到的阻力恒定。
(1)在实验中使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获得某一速度后停止蹬车,可以测出自行车继续向前滑行的距离s。为了计算停止蹬车时自行车的初速度v,还需要测量(填写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
(2)设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恒为f,计算出阻力做的功大小及自行车的初速度。改变人停止蹬车时自行车的速度,重复实验,可以得到多组测量值。以阻力对自行车做功大小为纵坐标,自行车初速度为横坐标,作出W-v曲线。分析这条曲线,就可以得到阻力做功大小与自行车速度变化大小的定性关系。在实验中作出W-v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发光晶体二极管是用电器上做指示灯用的一种电子元件,它的电路符号如图甲所示。正常使用时,带“+”号的一端接高电势,带“-”的一端接低电势。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它两端的电压UD和通过它的电流I的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UD / V |
0 |
0.4 |
0.8 |
1.2 |
1.6 |
2.0 |
2.4 |
2.6 |
2.8 |
3.0 |
I/mA |
0 |
0.9 |
2.3 |
4.3 |
6.8 |
13.0 |
19.0 |
24.0 |
25.8 |
37.0 |
(1)在图乙中的虚线内画出该同学的实验电路图。所用的实验器材有:量程为5V的电压表V,其内阻约为10kΩ;量程为50mA的电流表mA,内阻约为100Ω;直流电源E;滑动变阻器R;开关S;导线若干。
(2)在图丙中的方格纸上用描点法画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由此判断,该二极管的电阻随所加电压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
(3)已知该发光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压为2.7V,现用6V稳压电源供电,需要串联一个电阻R才能使二极管工作在最佳状态,试运用伏安特性曲线计算R的阻值为Ω(取整数)。
实际电流表有内阻,测量电流表内阻
的电路如图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①待测电流表
(
,内阻约300Ω),②电流表
(
,内阻约100Ω),③定值电阻
(300Ω),④定值电阻
(10Ω),⑤滑动变阻器
(
Ω),⑥滑动变阻器
(
Ω),⑦干电池(1.5V),⑧电键S及导线若干。
(1)定值电阻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在空格内填写序号)
(2)对照电路图用笔连线连接实物图。
(3)补全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移至最(填“左端”或“右端”)
②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和
的读数
和
;
③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和
的读数
和
;
④以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所示。
(4)根据图线的斜率
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