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元素。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2np2,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D原子的L电子层的p轨道有3个电子。

(1)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1s1,则按原子轨道的重迭方式判断,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类型属于      ,A与C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点明显高于A与C的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点,其原因是                                              
(2)当n=2时,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与C形成的晶体属于         晶体。当n=3时,B与C形成的晶体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该晶体中最小的环共有        个微粒构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                   
(3)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1,B原子的价电排布为3s23p2,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B、C、D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B.(实验化学,12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带火星的木炭复燃”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甲组同学探究“使带火星木炭复燃时O2的体积分数的极限”。将氧气和空气(假定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20%)按不同的体积比混合得100mL气体A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编号
I
II
III
IV
V
V(O2)/mL
60
40
20
12
10
V(空气)/mL
40
60
80
88
90
 现象
木炭复燃
木炭复燃
木炭复燃
木炭有时燃烧,有时不燃烧
木炭
不复燃

 
回答下列问题:
①使带火星木炭复燃的O2的体积分数最小约为               
②用带火星木炭检验集气瓶里是否集满O2,若木炭复燃,能否认为集气瓶里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O2?答:              (填“能”或“否”)。
③若按照3∶2的比例混合O2和CO2气体,该混合气体能否使带火星的木炭复燃?
答:         (“能”、“否”或“不一定”)。
(2)乙组同学探究“NO2能否支持燃烧”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实验记录及结论如下:

编号
制取气体A(下列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
B中的现象
结论
a
在烧瓶中加热适量浓HNO3
4HNO3  △  4NO2↑+O2↑+2H2O↑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炭不复燃,火星熄灭
NO2不支持燃烧
b
加热AgNO3固体
2AgNO3  △  2NO2↑+O2↑+2Ag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炭复燃
NO2支持燃烧
c
加热Cu(NO3)2固体
2Cu(NO3)2  △  4NO2↑+O2↑+2CuO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炭复燃
NO2支持燃烧

 
你认为a、b、c三个结论是否可靠?说出你的理由。
a.        ,原因是                             
b.        ,原因是                             
c.        ,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选修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B、C、D分别处于第一至第四周期,自然界中存在多种A的化合物,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B与C可形成正四面体形分子,D的基态原子的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能层均已充满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C所在主族的前四种元素分别与A形成的化合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填化学式),呈现如此递变规律的原因是
(3)B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一种晶体结构如图一所示,其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另一种的晶胞如图二所示,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 ,若此晶胞中的棱长为356.6 pm,则此晶胞的密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D元素形成的单质,其晶体的堆积模型为 ,D的醋酸盐晶体局部结构如图三,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是 (填选项序号)。
①极性键 ②非极性键 ③配位键 ④金属键
(5)向D的硫酸盐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写出上述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等)提取Al2O3做冶炼铝的原料,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中含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于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NaCl熔点为801℃;AlCl3在181℃升华)

(1)钢材镀铝后,抗腐蚀性能会大大增强,其原因是
(2)将Cl2连续通入坩埚中的粗铝熔体,杂质随气泡上浮而除去。气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还含有 ,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
(3)精炼前,需清除坩埚表面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则铝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镀铝电解池中,金属铝为阳极,熔融盐电镀液中铝元素主要以AlCl4形式存在,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

FeCl3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l3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净水的原理是 。FeCl3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NaClO3氧化酸性FeCl2废液得到FeCl3
①若酸性FeCl2废液中c(Fe2)=2.0×10-2mol·L-1, c(Fe3)=1.0×10-3mol·L-1, c(Cl)=5.3×10-2mol·L-1,则该溶液的pH约为
②完成NaClO3氧化Fe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ClO3-+______Fe2+______=_____Cl+_____Fe3+______
(3)FeCl3在溶液中分三步水解:Fe3+H2OFe(OH)2++H K1
Fe(OH)2++H2OFe(OH)2++H K2 Fe(OH)++H2OFe(OH)3+HK3
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氧化铁,离子方程式为:
xFe3++yH2OFex(OH)y(3x-y)++yH+,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
a.降温 b.加水稀释 c.加入NH4Cl d.加入NaHCO3

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2。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
(2)在该温度下,将100mL0.1mol/L的稀硫酸与100mL0.4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此时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
(3)该温度下,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H1
②CO2(g)+3H2(g)CH3OH(g)+H2O(g) △H2
③CO2(g)+H2(g)CO(g)+H2O(g)△H3

化学键
H-H
C-O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1= 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 kJ.mol-1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 (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