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溴乙烷。在试管I中依次
加入2 mL 蒸馏水、4 mL浓硫酸、2 mL 95%的乙醇和3g溴化钠
粉末,在试管Ⅱ中注入蒸馏水,在烧杯中注入自来水。加热试管
I至微沸状态数分钟后,冷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I中浓硫酸与溴化钠加热反应生成氢溴酸,写出氢溴酸与乙醇在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
(2)试管I中反应除了生成溴乙烷,还可能生成的有机物有 _______ (任写两种结构简式)。
(3)设计实验证明试管Ⅱ收集的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1 |
_______ |
_______ |
2 |
_______ |
_______ |
3 |
_______ |
_______ |
4 |
_______ |
_______ |
(4)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后生成的气体X中是否含乙烯。在答题卡对应的方框中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用试剂的名称。
某不锈钢(主要成分为Fe)样品中含有铝、铜等(其它成分忽略),为了测定该合金中铁的含量,有人设计如下工艺流程:
(1)滤液C中溶质含有_ _(写化学式);
(2)如何验证滤液A中含Fe2+,而不含Fe3+_________。
(3)对所得Fe2O3固体称量得质量为b g,计算该样品中铁元素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用含a、b的式子表示)_____。
向10mL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6.27g,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质量减少到2.33g,并放出气体,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2)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为L。
已知某待测液由Ag+、Fe2+、Al3+、K+、Ba2+、NH4+、NO3-、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沉淀生成。
第二步: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三步: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在此过程中溶液沉淀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加热该溶液,
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离子,一定没有离子,可能有离子。
(2)某同学采用测pH的方法来判断滴入NaOH溶液后是否使溶液呈碱性,该实验操作是。
(3)第三步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该步骤中预
期会出现另外一个特殊的实验现象,该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B、X、Y均为中学阶段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氧化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写出质量数为26的A的一种核素符号。
(2)若A为金属单质,B为黑色磁性晶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写出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分) 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KMnO4+16HCl(浓) = 2KCl+2MnCl2+5Cl2↑+8H2O
(1)在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2)若在反应中生成了标况下2.24L氯气,则电子转移的个数是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