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十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⑨、⑩处于第四周期,其余均为短周期元素。
(1)若②、⑦、⑧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下:


 
 
 
 
 


 ②与⑦、②与⑧形成的液体化合物是常见的重要溶剂,则②、⑦、⑧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a

 



b

 

(2)若甲、乙、丙、丁、戊均为上述八种短周期元素中的某些元索组成的单质或由其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甲、戊为无色气体,反应a为置

换反应,反应b为化合反应。见右图示转化关系
推测:
戊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合适的两例)。
若甲是O2、乙是N2H4,反应a是在强碱性溶液中进行的的原电池反应,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右下图中A、B、C、D、E分别是上述10种元素中的某些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其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已知:A是常见的金属
单质,反应C为置换反应类型。
若反应c是用A作电极,在B的水溶液中进
行电解反应,它们有如右图示转化关系。则反
应d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c是在高温下进行的,且为工业上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放热反应,当物质C是一种两性化合物,则反应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图1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曲线(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填吸热、放热)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起始充入的CO为1mol
B.增加CO浓度,CO的转化率增大
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再充入1molCO和2molH2,再次达到平衡时n(CH3OH)/n(CO)会减小

(3)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v(H2)=;该温度下CO(g)+2H2(g) CH3OH(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将反应体系升温,则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请在“图3”中画出平衡时甲醇百分含量(纵坐标)随温度(横坐标)变化的曲线,要求画压强不同的2条曲线(在曲线上标出P1、P2,且P1<P2)。
(5)已知CH3OH(g)+3/2O2(g)=CO2(g)+2H2O(g) ;ΔH=-192.9kJ/mol
又知H2O(l)= H2O(g)ΔH=+44 kJ/mol,请写出32g的CH3OH(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和1mol B,保持恒温恒压下反应:A(g) + B(g) C(g) △H<0。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40%。试回答有关问题:
(1)升温时,C的反应速率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
(2)若平衡时,保持容器容积不变,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则平衡_______。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一定不移动 D.不一定移动

(3)若使温度、压强在上述条件下恒定不变,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和2 mol B,则
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容器的容积为_______。

0.1mol/L的HCN溶液与0.1mol/L的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HCN的电离程度CN-的水解程度;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电荷守恒__________;物料守恒_____

已知2NO2(g)N2O4(g) ΔH(298K)=-52.7kJ·mol-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Ⅰ.该小组的同学取了两个烧瓶A和B,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间用夹子夹紧,并将A和B浸入到已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和NH4NO3固体。

请回答:
(1)A中的现象,B中的现象
(2)由此可知,降低温度,该化学平衡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该化学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升高温度,该反应中NO2的转化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在三支容积均为30cm3针筒中分别抽入10cm3NO2气体,将针筒前端封闭。
(1)将第二支针筒活塞迅速推至5cm3处,此时气体的颜色变深,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又变浅了,但仍比第一支针筒气体的颜色深。
①推进针筒后颜色变深的原因是
②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又变浅的原因是
③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将第三支针筒活塞快速拉至20cm3处,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
在此过程中,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NO2的转化率将

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用0.1000mol·L-1HCl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1.10mL,滴定后液面如图,则此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2)乙学生做了三组平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0.1000mol·L-1HCl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0.00
26.11
2
25.00
1.56
31.30
3
25.00
0.22
26.31

选取上述合理数据,计算出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小数点后保留四位);
(3)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填序号)。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
(4)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Fe2O3(s)+3CO(g)="=" 2Fe(s)+3CO2(g) △H= ―24.8 kJ•mol-1
②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 ―47.2 kJ•mol-1
③ Fe3O4(s)+CO(g)==3FeO(s)+CO2(g) △H= +640.5 kJ•mol-1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