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莎士比亚(1564-1616)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同学从中得出“莎士比亚宣扬‘理性’,他是启蒙思想家。”该推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艺复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写到,“我们要把这个猜想提升为公设,并且还要引进另一条在表面上看来和它不相容的公设:光在空虚空间里总是以一确定的速度V传播着,这速度与发射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这个猜想是

A.进化论 B.相对论 C.量子论 D.光速论

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后发表的一篇文章《我同毛的会谈》中这样说:“毛泽东的基本哲学非常简单,就是人民起决定作用。”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论点的是:

A.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B.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开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文化大革命”

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孙中山认为这种现象是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

A.中国自古即以天朝上国自居,人民无法产生国家认同
B.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
C.满清专制剥夺人民政治自由,人民无从辨识国家问题
D.列强对中国采取挑拨与分化,使人民彼此猜忌与互斥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