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纵向民主指的是公民“平等地”选举政府成员 |
| B.横向民主结构中为竞选角力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
| C.横向民主结构中,中国领导层以吸纳民意为决策基础 |
| D.纵向民主的政治运作依赖对立的政党或政客 |
下列主张属于宋明理学思想中“认识论”范畴的是( )
| A.“存天理,灭人欲” | B.“格物”、“格心” |
| C.“成贤成圣” | D.“齐家平天下” |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
|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
| C.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
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成为各国的统治思想,是因为法家思想包含了( )
| A.“兼爱”、“非攻”的主张 |
| B.“民贵君轻”的认识 |
| C.君主集权的理念 |
| D.人定胜天的思想 |
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其思想本质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这一本质是( )
| A.追求天下为公 | B.崇尚等级秩序 |
| C.主张“仁政” | D.天人感应 |
据资料统计,新航路开辟后,从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直接原因是( )
|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
| B.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 |
| 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
|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