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三个经济地带比较突出的差别是

A.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的配置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D.经济发展速度和产生结构的配置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A.最近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
B.最近十年江苏城镇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
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
D.最近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

对上题得出的结论,您认为产生的原因是

A.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
B.江苏人均GDP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C.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D.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

读“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在图中,③区

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 B.常住居民最多
C.商业活动繁忙 D.环境质量最差

在②区内,可以布局

A.学校、体育馆 B.消防车库、停车场
C.政府机关、停车场 D.超市、文化馆

①、④是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A.与市中心的距离 B.自然环境条件
C.基础服务设施 D.交通通达度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等值线的数据(单位:元/m2)有1000、1500、2000、2500。其中数据为2000元/m2的等值线是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图中阴影部分应为

A.商业中心用地 B.外围商业用地
C.工业用地 D.住宅用地

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08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 ②到北京上中学 ③到上海上大学 ④去西北考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萧湘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B.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C.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 D.北京的城市问题少

图中N、S为南北极点,P、Q是晨昏线与某一经线圈的两个交点,K、L位于晨线与昏线的中点,P、K两地经度差15°。P点纬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K、L两点的纬度值分别是

A.0°、0° B.23°26′、23°26′
C.0°、23°26′ D.23°26′、0°

图中Q点的昼长可能是

A.8小时 B.14小时
C.16小时 D.24小时

关于P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P点南移时,N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B.P点的最高纬度是90°,最低纬度是0°
C.P点纬度最低时,N点昼最长
D.P点与Q点运动方向相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