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中国近代史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是距此一百年前,西方列强却给中华民族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那就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之,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造成了

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     B.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
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皇帝是国家元首”

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如此高度评价林肯,是因为林肯政府

A.巩固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B.满足了人们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
C.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