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23日,英国科学家Wilmut等人向全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只来源于体细胞通过克隆方式获得的克隆羊—“多莉”问世。克隆绵羊“多莉”的培养程序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①、②所指细胞的细胞工程名称:① ,②_______________。
(2)实施细胞工程①时,所需的受体细胞大多采用动物卵细胞的原因是______。
(3)“多莉”面部的毛色是_____________,请根据遗传学原理说明判断的根据
______ __。
(4)继植物组织培养之后,克隆绵羊的培育成功,证明了动物细胞也具有_________。
(5)请举一例,说明克隆绵羊培育成功的实际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实际上,“克隆”在植物界很普遍,请举一克隆植物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7)“多莉”与白面绵羊的基因有何关系?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试推测“多莉”长大后的表现型与白面绵羊的表现型与白面绵羊的表现型之间的关系,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此克隆过程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为什么?____________。
(10)“多莉”已于2003年2月病逝,活于6年,这是否说明克隆动物早衰?__。
人们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科学实验中,得到下图的曲线。请据图回答:
(1)B点对应的温度是酶的________温度,此时,酶的催化效率____________。
(2)由A点到B点,酶的催化效率随温度的增高而_________,由B点到C点酶的催化效率随温度增高而___________。
右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___,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_。(括号内填写图中代号,下划线内填写名称)
(3)图中所示的结构中,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是[ ]、[ ]、[ ] (填写图中代号),动物细胞中存在,但功能与图中细胞不一样的结构是[ ]。(填写图中代号)
(4)如果该细胞离体培养成完整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_ 。
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
回答问题:
(1)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女儿_____________儿子 _________。
(2)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女儿______________ _儿子 ______________。
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____________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9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甲与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__________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 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__________。
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②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_________。
③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