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的重要话题。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一部法律,以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它是()
| A.《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 B.《义务教育法》 |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D.《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全球通史》说:“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场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矿山和工场从科学那里得到的东西多得多。”“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形势发生变化”是在
| A.18世纪晚期 | B.19世纪末期 | C.19世纪前期 | D.20世纪中期 |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 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 D.国家权力重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 A.科学发展有力推动了启蒙运动 |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 C.18世纪近代科学开始兴起 | D.科学的力量已经被滥用 |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
|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 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
“17 世纪和18 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扩张 | B.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
| 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 D.中国人文资源的逐渐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