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人将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称为“人曲”。这是因为该书(    )
A.用文学打动人心
B.描写了现实生活
c.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歌颂了人性
D.批判宗教信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军用企业;1899年投产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棉纺织企业。它们

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都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都是“实业救国”思潮产物 D.都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中国失去关税自主权利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外商企业享有免税特权 D.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称颂的这次斗争爆发于

A.广州 B.武昌
C.南京 D.上海

近代一首《竹枝词》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该诗涉及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B.洋务运动甲午战争
C.义和团运动甲午战争
D.洋务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这表明鸦片战争后西方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①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 ②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③使部分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④对中国传统经济构成严峻挑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