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说:“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材料中 “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指什么

A.君主立宪制 B.君主专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大陆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中,对蒋介石追随孙中山,推倒北洋军阀,尤其是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应有的肯定。但对他发动政变、导致国共关系破裂,以及内外政策的保守性和个人独裁,抗战胜利后违背民意、发动内战的责任,也予以充分的揭露和批评。这体现了作者的()

A.文明史观 B.整体史观
C.革命史观 D.唯物史观

甲午中日战争后,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由此可以看出,甲午中日战争对有识之士的影响是()

A.开始认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 B.开始寻找自强的道路
C.开始研究政治改革 D.开始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马克思在评论某一历史人物时说:“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 这里的“他”应是()

A.苏格拉底 B.但丁
C.马丁·路德 D.洛克

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官员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这说明()

A.政府对议会的决策有一定影响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C.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D.内阁成为国家最高的立法机关

清朝末年李滋然作《明夷待访录纠缪》抨击《明夷待访录》,认为“今日之谈革命、讲自由而重独立者,皆托此篇以济其邪妄”。该文中的“邪妄”实际上是指()

A.倡导工商皆本 B.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C.学习西方 D.反对君主专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