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

A.澜沧江 B.怒江 C.红水河 D.雅鲁藏布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造成流域内Ⅰ、Ⅱ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植被

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流的资源优势,正确的是:

A.开发Ⅰ区河流侧重于修建大型水库以发展旅游业和航运
B.开发Ⅱ区河流侧重于水力发电和灌溉
C.Ⅱ区河流沿岸应广泛发展茶树种植
D.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应同时进行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图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b)。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读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图中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B.乙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
C.甲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且多雨,但热量条件不如乙区域
D.甲区域夏季白昼时间长,农作物年生长期比乙区域长

丁省与丙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是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C.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有关②地说法正确的是:

A.与①地气候类型相同
B.与①地相同,以水田为主
C.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盆地地形,比①地太阳辐射量多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地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土壤肥沃
C.水资源丰富 D.光照强

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水地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治理 D.河流的综合治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