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南北人口比例对照表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二:中国古代商业城市分布图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据表格分析我国古代人口迁徙的总趋势是什么?(1分)其主要原因有哪些?(1分)
(2)民族迁徙对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何积极影响?(3分)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分析民族大迁徙对我国古代南方经济产生哪几方面的影响?(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论语》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于礼,有耻皆格。
——《论语》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其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孟子》
(1)分别归纳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末清初民主思想相比,欧洲启蒙思想的进步之处,并简要说明这些思想主张在早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中的具体体现。
材料三“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享乐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为贫富不均,……闻得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法,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之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措施是什么?结合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简要说明该措施的局限性。
材料四 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强调全党同志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路线满意的成效。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中共中央开展群众路线活动必要性的认识。(6分)
【中外历史人】
材料李鸿章经历简表(部分)
1863年(同治2年) |
兼署五口通商大臣。奏设外国语言文学学馆于上海,是其创办洋务之始 |
1871年(同治10年) |
七月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 |
1872年(同治11年) |
六月授武英殿大学士,11月设轮船招商局 |
1880年(光绪6年) |
开始创设海军;设立天津水师学堂 |
1889年(光绪15年) |
函奕儇,详陈创建铁路本末,并提议兴建芦汉铁路 |
1895年(光绪21年) |
被授予全权大臣赴日议和,签订了《马关条约》 |
1898年(光绪24年) |
分别与德国、俄国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和旅顺、大连租借条约。 |
1901年(光绪27年) |
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同年病逝于北京。 |
(1)根据材料概括1863—1901年李鸿章的主要活动,并简要评价。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展开上述活动的背景。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3年4月,罗斯福就授意自己的亲信雷斯特·戴维斯写了《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该文透露了罗斯福政府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设想,如强调大国合作、建立联合国、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等。斯大林为苏联确定战后的战略目标时将巩固战争期间取得的胜利果实(包括苏联控制的地盘)、确保国家安全置于优先地位,同时积极谋求扩大苏联的势力及影响。
——材料汇编
材料二今日世界的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对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是“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自由制度”,另一种是“以强加于大多数人的少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极权政体”,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奴役阴谋”。“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伟大的责任已经落在我们的肩
——摘编自1947年3月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二战后初期美苏战略目标,据此分析其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2)据材料一、二,概括杜鲁门与罗斯福对苏战略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按照洛克的分权理论,国家政治权力应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其中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定期开会,通过法律,但议会不能干预法律的执行。行政权属于国王,国王指导法律的执行,否决议会法案,使议会不致夺取全部权力而破坏“公民的自然权利”。联盟权亦属国王,即由其处理宣战、媾和等外交事务。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关于王权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克分权论对英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19世纪中期欧洲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近代化的表现。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后,文官产生。到18世纪末,由于“恩赐制”的影响,英国文官系统相当紊乱。文官录用权主要依靠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部分高级文官通过特许证书获得职位后,也可以任命手下职员。多年来,文官管理缺少统一有效的管理监督,升迁、使用、奖惩和任免缺少常规章法,人员调配不当,工作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部门每日仅工作5—6小时,众人懒散,浮游度日。部门之间同类文官年薪差别大略在15%—50%之间。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议会改革拉开了政治变革的制动阀,行政、司法制度和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接踵而至。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出现了一个“改革时代”。此时中央行政改革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日益增加的社会管理工作和对外扩张的需要,增设了一些政府部级机构,如殖民地事务部(1854年)、贸易部(1867年)、公务部(1852年)、农业部(1889年)等,枢密院所属委员会也有所增加。二是对文官体制进行全面整顿和根本性改革,建立了近代文官制度。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末英国文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于19世纪中后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