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代民间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的凤阳花鼓词
请回答:
(1)各段民间花鼓词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说:“在美国从来没有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材料二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图一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职业介绍所前求职的失业者
图二 蓝鹰标志图案
请回答:
(1)材料一集中体现了(  )
①罗斯福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②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自由企业制度前提下的改革 
③罗斯福新政的出发点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④政府不干预私人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罗斯福针对图一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3)罗斯福针对图一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图二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对当时的美国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 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以上材料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早期中国民族企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四归纳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分别面临着怎样的阻力?
(3)说明造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上述处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
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嘏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
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
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勿,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呢!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有什么现实意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5年,法国国民收入比1929年减少30%,企业倒闭1.1万家,失业人口超过80万。法西斯组织活动猖獗,对法国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法国社会党、激进社会党和共产党共同组成了人民阵线,参加大选。1936年6月,以社会党人勃鲁姆为总理的第一届人民阵线政府成立。法国共产党虽未入阁,但表示全力支持勃鲁姆的各项政策。
勃鲁姆政府执政后,开始实行改革。它规定一般工人的工资可提高7~15%,待遇极差的工人的工资可提高2~3倍,允许工人和职员在不减薪的情况下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两周带薪休假,并要求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政府还着手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对失业工人的帮助,对法兰西银行实施监督,把部分军工企业收归国有,建立全国铁路公司等。这些改革措施对法国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作用。勃鲁姆政府的政策遭到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有大约600亿法郎被从银行提出,其中280亿法郎被转往国外。与此同时,左翼政党内部就取缔法西斯组织等问题发生激烈争执。1937年2月,勃鲁姆宣布因财政困难,暂时停止执行人民阵线的纲领。
——摘编自[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鲁姆改革的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勃鲁姆改革的作用。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阅读关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史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皇帝最早是皇、帝的合称。“皇者,大也,言其煌煌盛美。帝者,德象天地,言其能行天道,举措审谛。”又《春秋繁露》:“德侔天地者,称皇帝。”所以人们考量上古时的贤君,根据他们各自的功绩,将能够配得上皇、帝之称的八人合称为“三皇五帝”。但此时皇、帝还分别为两个称号,不同时用于一人身上。首次将二者合并,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则始于秦始皇。至此后,皇帝一词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材料二武帝元狩四年“公卿又请令诸贾人末作各以其物自占,率缗钱二千而一算”,《汉书》颜师古注“各隐度其财产之多少而为名簿送之于官也”。太初三年因征大宛夺取汗血宝马而征发戍甲卒十八万驻酒泉张掖以北,并在居延休屠屯兵戍卫酒泉,兵源不足的“发天下吏有罪者,亡命者及赘壻、贾人、故有市籍,父母大父母有市籍者凡七科,适为兵”,使其直接参与对匈奴的战争。天汉三年置酒酤,《汉书》应劭注:县官自酤榷卖酒;韦昭曰:谓禁民酤酿,独官开道……独取利也。
材料三史载贞观年间,京城周围蝗灾甚重,唐太宗手捧蝗虫对天祷告,要上天可怜见,不要害民,责任由自己一人承担。说完,就要把蝗虫生吞下去。侍臣们见状,急忙上前制止,唯恐他因此致病。但他果断地说:“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竟真的吞进肚里。怪的是,“是岁蝗不为患”,这年果真没蝗灾。
材料四赵光胤通过采取“收起精兵,稍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的“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枝”“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秦始皇首次将“皇”与“帝”合并,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这有何用意?
(2)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实行抑商政策中是如何打击商人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太宗手捧蝗虫祷告迎合了什么学说?对“蝗不为患”有何认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